2023-08-10 18:42 作者:李先生
一、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1、土壤酸化
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的酸化速度加快,加速Ca、Mg从耕作层淋溶,从而导致盐基饱和度和土壤肥力下降。
2、微生物活性降低
使用不同的化肥会影响到微生物的活性,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活性大小的顺序通常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单施无机肥。
我国使用的化肥主要为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的使用量相对较低,这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下降。
3、重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
开采化肥原料和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会混入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在我国使用的化肥中,磷肥占比为20%,而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这种矿石里面的有害元素F和As的含量较高,
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还含有三氯乙醛,使用后会对作物造成毒害。据相关研究表明,不管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使用化肥都会增加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4、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
由于我国使用的化肥以氮肥为主,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的使用量相对较少,长期下来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失调,加剧了土壤中的P、K的耗竭,并积累了NO3-N。
NO3-N被人体摄入后,微生物会将其还原成NO2-,这不但会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而且还会在人体内转变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并诱发各种消化系统癌变,危害人体健康。
二、过量使用化肥的防治措施
1、加强和完善配方
在配方施肥的过程中,应完善施肥参数,比如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利用率、化肥利用率等,这些参数会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在原来的化验土壤、植物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可新增环境条件分析项目,以此充实、完善施肥参数,优化配方施肥。
2、增施有机肥
增加有机肥在配方施肥中的比重,有机肥不但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无污染等优点,还能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并且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除此之外,使用有机肥还可以让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团粒结构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3、加大对微肥及生物肥料的利用程度
微肥可以平衡作物所需要的营养,而生物肥料则可以通过自身所含有的微生物分泌生理活性物质,从而起到固氮、解磷、解钾、分解土壤中的其他微量养分的作用。
使用微肥和生物肥料还能提高化肥、有机肥的利用率,并且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能够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除此之外,微肥和生物肥料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灭杀有害菌群,减少化肥、农药的残留量以及有害病菌的数量。
4、协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
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或喷施微量元素生长剂、复合生物生长剂,使养分平衡供应,让作物体内的营养能够快速转化,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5、改变施肥方式
对作物施肥时,需改变过去的传统方式,将盲目施肥改为优化配方施肥。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