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 05:35 作者:李先生
一、特征特性
1、植株
该品种的株型偏紧凑,株高为71.9-80厘米左右,茎秆的弹性一般,冬季的抗寒性一般,抗倒伏能力中等,亩成穗数为36.8-41.8万株。
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片为灰绿色,旗叶宽长且上举。分蘖力中等,成穗率偏低,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慢,抽穗时间较晚。
2、籽粒
穗呈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穗粒数为32.1-35.4粒,千粒重为44.8-49.7克。
3、抗性
2014-2015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感白粉病、纹枯病、叶锈病、条锈病,高感赤霉病。
4、品质
2014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蛋白质含量为14.55%,容重为804克/升,湿面筋含量为26.7%,降落数值为452秒,沉淀指数为72毫升,吸水量为64.1毫升/100克,形成时间为3.9分钟,稳定时间为2.6分钟,弱化度为156F.U,硬度为65HI,白度为72.4%,出粉率为71.6%。
2015年检测结果,蛋白质含量为14.1%,容重为836克/升,湿面筋含量为25.3%,降落数值为453秒,沉淀指数75毫升,吸水量为62.6毫升/100克,形成时间为4.5分钟,稳定时间为6.9分钟,弱化度为89F.U,硬度为65HI,白度为74.3%,出粉率为66.2%。
二、产量表现
1、2013-2014年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2点汇总,增产点达到11个,增产点率为91.7%,平均产量为584.2公斤/亩,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56%,增产效果较明显。
2、2014-2015年河南省冬水B组区试,10点汇总,增产点达到8个,增产点率为80%,平均产量为531.9公斤/亩,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2.96%,增产效果不明显。
三、种植要点
1、该品种适合在10月5日至15日播种,在高肥力地块中的用种量为7-9公斤/亩,中低肥力地块可适当增加种子用量。若要延迟播种,每延迟3天种子用量需增加0.5公斤。
2、播种时,应重施基肥,配合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入冬前合理促控,避免出现弱苗和旺长情况;春季返青拔节期,结合浇水工作亩施尿素6公斤。
3、春季返青拔节期还要喷药除草,根据苗情、墒情适时浇水。抽穗扬花期,需做好赤霉病的防治工作,可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
4、小麦成熟后,需及时收获。
四、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合种植在河南省的早中茬地块中,南阳盆地麦区需谨慎种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