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马铃薯早、晚疫病区别之防治措施

2023-08-08 07:11 作者:李先生  

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发生、危害也逐渐加重。

为控制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发生流行,减少该病的危害,让农业增收,种植户增效。

我们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

马铃薯早、晚疫病区别之防治措施

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早熟抗(耐)病品种。

种植抗(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能有效减轻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

二是轮作与清洁田园。

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并及时清洁田园。

三是选择土壤肥沃的排水较好的田(地)块种植,充分施足基肥,实施配方施肥,适时追肥,并在马铃薯植株上喷洒植保素7500倍液,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四是药剂防治。

掌握在发病前看不见病斑就用药预防,发病后用药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理想,因此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强调在发病前就应喷药预防。

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70%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用药液量900kg/hm2,隔7~10d喷1次,交替使用不同药剂,喷2~3次。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

一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的重要措施。

目前,在纳雍县较为抗病的马铃薯品种有米拉、威芋三号、大西洋、坝薯二号等品种。

二是建立无病留种地。

由于病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建立无病因种地,可以减少初期菌源。

留种地应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治措施。

有条件的地方、留种地应与大田相距2.5km以上。

在2季栽培地区,秋播马铃薯发病轻,更适于作种薯。

三是轮作与清洁田园。

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严禁与西红柿连作,并及时清洁田园。

四是药剂防治。

种薯处理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50g,加水2~3kg,均匀喷洒在150kg种薯块上,或用相同药剂加细土或细灰2~3kg混合均匀后拌在150kg种薯块上,拌种后的薯块用塑料布覆盖12~24h后再播种。

在中心病株出现后,田间喷药如果及时,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加强病情测报,指导药剂防治。

在每年易发病地区,设立发病中心观察圃。

在当地常年晚疫病发生季节以前,进行详细调查,特别是气候条件有利发病,要每天观察。

发现发病中心后,立即拔除中心病株就地深埋,或喷1%硫酸铜或45%代森铵(施纳宁)杀死中心病株。

同时进行全田喷药防治。

防治晚疫病药剂有2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霉灵锰锌500~6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液、波尔多液1∶1∶200倍液、80%代森锰锌干悬浮剂(必得利)800倍液,用药液量900kg/hm2,间隔7~10d喷药1次,共喷2~3次。

为减缓抗药性的产生,应注意轮换用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