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抗锈病的小麦品种有哪些,附小麦锈病症状

2023-08-08 02:32 作者:李先生  

一、抗锈病的小麦品种有哪些

1、泰麦733

该品种为半冬性品种,生育期为231.7天,其幼苗呈匍匐,苗壮,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适中,穗呈长方形。成株期叶色浓绿,旗叶较小,上冲,穗层整齐。其株高约7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

该品种穗较大且均匀,籽粒呈白色,角质率98%,饱满度较好,千粒重约49克,成熟落黄好。

经抗病性鉴定,该品种可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感赤霉病。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亩产为497.8公斤。

2、济麦262

该品种为普通小麦品种,冬性,幼苗半直立。其株型半紧凑,旗叶宽大、下披,较抗倒伏,熟相中等,其生育期比鲁麦21号晚熟1天。其株高67.2厘米,亩最大分蘖74.8万,亩有效穗32.7万,分蘖成穗率43.8%。

该品种的穗呈长方形,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4.7克,容重750.9克/升。籽粒特征有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粉质等。

该品种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该品种在2012-2014年山东省小麦品种旱地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454.35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6.44%。在2014-2015年旱地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92.97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4.92%。

3、洛麦29

该品种为半冬性小麦,全生育期为227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晚熟1天。其幼苗呈半匍匐状,苗势一般,叶片较为宽短,叶色呈深绿色,冬季抗寒性中等。株高约75厘米,抗倒性强。株型稍松散,蜡质层厚,旗叶宽长,略披。它的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

该品种的小麦春季起身拔节较迟,耐倒春寒能力较为一般,且后期根系活力一般,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为中等。

该小麦可抗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

该品种小麦在2012-201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3.0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2%。在2013-201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93.7千克,比周麦18增产5.9%。在2014-2015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9千克,比周麦18增产5.2%。

4、新麦208

该小麦为弱春性,中早熟,幼苗半匍匐,它的叶宽而长、上冲、青绿色,分蘖力中等。其株高为80厘米左右,株型略松散,穗层较整齐,旗叶短宽、上冲,长相清秀。它的穗层较厚,穗大码稀。

该小麦的穗呈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均匀饱满,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44万穗,穗粒数28.8粒,千粒重43.5克。

该小麦可中抗条锈病和秆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抗叶枯病。

该小麦在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6.3公斤。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00.7公斤。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9.0公斤。

5、西农857

该小麦为普通小麦品种,属弱冬性中晚熟品种,其幼苗半匍匐,分蘖能力较强,生长势较强,叶色深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其株高73.7厘米,株型半紧凑,蜡质重,穗层较为整齐,旗叶宽短上举,干尖轻,穗下节中长,抗倒春寒能力较为一般。其亩穗数为42.2万,穗粒数为36,千粒重为51.3克。

该小麦穗纺锤形,穗长度中等,排列紧凑,结实性一般,白壳,短芒。其籽粒呈白色,较为饱满,半硬质。

该小麦可中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

该小麦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5.8公斤左右。

6、中麦875

该小麦为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为226.5-236.9天。其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浅绿,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型偏紧凑,旗叶偏小、上冲,穗下节较短,株高75-78cm,茎秆弹性弱,抗倒性中等。

该小麦为长方型穗、较大,穗层整齐,小穗排列松散,中芒,白壳、白粒,角质,饱满度好。其根系活力较强,叶功能期长,耐旱性较好,耐后期高温,落黄好。

该小麦可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该小麦在2010-2011年度河南省冬水Ⅱ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4.8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2.6%。在2011-2012年度河南省冬水Ⅱ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1.9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3%。在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8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0%。

二、小麦锈病症状

1、条锈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叶片发病时,会出现鲜黄色疱状夏孢子堆。孢子堆呈长椭圆形,体积较小,呈虚线状排列,孢子堆破裂可散出铁锈色粉末状的孢子。后期病部会变成黑色疱状的冬孢子堆,不易破裂。

2、叶锈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会形成圆或长椭圆形、橘红色散乱排列的疱状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也可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末。

后期,病株的叶背面会形成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不易破裂。

3、秆锈病

该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叶和穗。

病株上会形成夏孢子堆,呈长椭圆形,这种病在三种锈病中体积最大,呈红褐色,形状不规则,还可以穿透叶片,叶背的孢子堆比叶正面的还大。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翻卷,散出锈褐色孢子粉。

后期,病部会出现黑色冬孢子堆,表皮容易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粉末。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为什么豆角不能用磷酸二氢钾,附豆角的种类 下一篇:枣树锈病最有效的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