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五彩椒栽培技术要点

2023-08-07 14:51 作者:李先生  


   五彩椒栽培技术:
 
  1. 育苗
 
  7月上旬播种育苗。种子播种前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进行搅拌,再用清水冲洗3——4次,然后种子用55——60℃的水浸泡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到30℃,静置3个小时,再用清水冲洗2——3次,用湿纱布包好置于25——30℃的环境中催芽,当有一半左右的种子发芽时及时播种。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穴盘,浇透水后,进行播种,播后覆土1厘米左右,再喷水浇透。育苗床要张挂防虫网,备好遮阳网。
 
  2. 苗期管理
 
  播种后,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5——18℃。出苗后要适当放风培育壮苗。一般苗期40——50天。播种后3——5天,当苗床上出苗一半左右时,将地膜揭掉,由于温度较高,及时对缺水苗盘进行补水,苗出齐后统一喷水。幼苗子叶展开后至2片真叶长出前是幼苗猝倒病发生关键期,注意苗床生长情况,及时防治。
 
  3. 定植
 
  定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棚内喷施40%福尔马林1000倍液,翻地时用75.5%敌克松均匀撒施地表,浇足底水,高温闷棚7——10天。由于彩椒长势强,定植后可适当蹲苗,门椒坐住前不浇水。当门椒坐住后,结合第2次培土,在小行间覆盖地膜,并在小行间浇1次小水,随水冲施化肥10千克/亩,此时植株生长由营养生长转移到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期。需水需肥量增加。门椒采收后,每隔5——7天随水追施三元复合肥25千克/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稀土叶面肥
 
  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定,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3厘米。底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磷酸二铵40——50千克,腐殖酸活性钙镁肥100千克,酵素菌有机肥100千克,硫酸锌3千克,硼砂3千克。每亩栽1800——2200株。


 
  4. 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
 
  彩椒在15——30℃均可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但在不同生育期对温度要求不同,开花结果期,白天18——25℃,夜间15——18℃。
 
  (2)湿度管理:
 
  彩椒的生理特点是:喜温、喜水、喜肥,但高温干旱易生病,水涝易闷根死秧。应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50%——60%为宜。
 
  (3)肥水管理:
 
  彩椒追肥原则是,前期氮肥磷肥并重,中后期适当增加钾肥有利于果实膨大。每隔7——10天结合喷施百菌清杀菌剂,喷施0.4%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连续5——6次。门椒坐果至采收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当门椒长到3厘米左右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每667平方米追氮磷钾复合肥20千克、尿素6千克,采用膜下滴灌,于晴天清晨进行。在采收盛期,每采收一层果追肥1次,严冬季节以保温降湿提高地温为主,非追肥期严格控制浇水,干旱时小水勤浇,力争在上午9点前结束浇水。
 
  (4)植株管理:
 
  植株采用吊线牵引同定。在植株第一个花下,选留2个健壮的枝作为主枝,在每条主枝的分枝处留1个枝及1个果,其余枝、花、果均及早去除,门椒及早摘除,生长后期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黄叶、老叶、病叶。
 
  (5)采收:
 
  彩椒果色刚刚或准备转为纯鲜红色或黄色时为最佳采收期,太熟或过早采收都不利于保鲜。采收在晴天进行,不要损伤椒果。
 
  病虫害防治
 
  由于彩椒生长要经历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2个不同阶段,生长时间较长,因此,各种病虫害发生较多。生产上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措施及时、彻底的防治病虫害。
 
  (1)农业防治:
 
  采用地膜覆盖,膜下浇水,及时通风降湿,高温闷棚,增施有机肥料,加强植株自身抗病能力。
 
  (2)物理防治:
 
  温室覆盖遮阳网和防虫网以及在温室内悬挂黄板可防止和诱杀白粉虱、蚜虫等,有效的预防病毒病的发生,或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温室内布置频振式杀虫灯,还可以通过臭氧发生器发生臭氧来杀灭病虫害。
 
  (3)化学防治:
 
  疫病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或72.2%的普力克600倍液灌根,64%杀毒矾1000倍液叶面喷雾;根腐病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病毒病可用杀毒矾500倍液喷雾。常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苗期可用1.8%阿巴丁乳油1500倍液;生育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0%灭扫利1500倍液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