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延后青椒要求在9月上中旬长好丰产架子,9月下旬到10月中旬结好果子,11月底前维持大棚适宜温度,促青椒膨大长足,寒冬腊月保温防冻,以确保新鲜的青、红青椒在元旦、春节上市销售。温度管理:青椒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白天24——28℃,夜间15——18℃。早秋白天气温大于30℃,大棚膜上最好加盖遮阳网,且日夜通风,白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揭掉大棚膜上的遮阴物。11月中旬第一次寒潮来到之前,棚内要及时搭好小拱棚,12月以后,最低气温可达-2℃,小拱棚膜上再覆盖草帘,这样可保温保湿。一般9︰00后揭小拱棚上覆盖物,15︰00盖上。水肥管理:秋延后青椒施肥以
基肥为主,看苗追肥。切忌
氮肥用量过多,造成枝叶繁茂大量落花,推迟结果。追肥以优质
复合肥为好,溶水浇施,一般每次每每亩大棚10千克,分别在定植后10——15天和坐果初期追肥。定植后到11月上旬,棚内土壤保持湿润,切忌忽干忽湿和大水漫灌。11月中旬以后,以保持土壤和空气湿度偏低为宜。植株调整:应将门椒以下的腋芽全摘除,生长势弱时,第1——第2层花蕾应及时摘掉,以促植株营养生长,确保每株都能多结果增加产量。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植株上部顶心与空枝全部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果子膨大长足。摘顶心时果实上部应留两片叶。另外也可用15——20毫克/升2,4-D或35——40毫克/升防落素保花保果。
5.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疫病、炭疽病、灰霉病、疮痂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蝼蛄、棉铃虫、茶黄螨等,要注意对症及早防治。防治苗期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主要通过种子消毒,曝晒床土并消毒等措施,并结合喷洒64%杀毒矾500倍、75%瑞毒霉1000倍等药防治。病毒病主要是搞好种子消毒和蚜虫防治,也可喷施20%病毒A400倍,植病灵800倍或抗病毒灵500倍预防。疫病、炭疽病、灰霉病用75%增效
百菌清500倍、
代森锰锌500倍、50%扑海因800倍等交替使用,防效较好。使用烟熏剂熏蒸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