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厘米土层地温稳定通过8——10℃时就可播种。播期要视土壤温度、墒情及品种特性等因素,并按先岗地后洼地、先沙质壤后黏重土壤的顺序进行适时播种。充分利用有限的积温和土壤水分,确保一次性播种达到全苗,做到苗全、苗壮、苗齐及苗匀。播种量要依据确定的合理密度、播种方法、种子大小、发芽率高低、征地质量、土壤墒情及地下害虫发生状况而定。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适宜密度,以达到玉米优质、高产的目的。早熟品种,生育期较短,种植密度可适当偏大一些,可在6.00万株/公顷左右;紧凑型品种可在6.25万——6.75万株/公顷。
2. 合理密植
所谓合理密植就是解决单位面积上的穗数问题。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会受各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早熟品种,发育期较短,株型清秀,植株较矮,种植密度可适当偏大一些;直播种植亩可达4000.00株左右。株型紧凑的品种,种植密度可适当大些,亩可在4000.00——4500.00株。就同一品种而言,密度高低则要由所要求达到的产量来定。对灌水条件或雨量充足的地块,种植密度宜密;对无灌水条件,少降雨的旱地,种植密度宜稀一些。
田间管理
1. 苗期
适时间苗、定苗,力争保全苗、壮苗是苗期管理的主要任务。适时早间苗,适当晚定苗。可在三四叶期间苗,五六叶期定苗。定苗要以“留壮苗、匀苗”“去弱苗、小苗、病苗”的原则进行。缺苗时可在同一行内就近留双珠,以用来进行移栽。
2. 穗期
壮秆、攻大穗、多粒是此期的主要任务。此期要重施攻秆肥和攻穗肥,并结合浇水,肥水齐攻。玉米穗期的需水量较大,不可缺水,要使土壤持水量正常保持在70%——75%。如此时降雨量偏多,还要随时注意排水。此期还要重点防治玉米螟及玉米蚜虫病,玉米进入心叶期,可选用菊酯类
农药对成1000倍液,喷施于玉米心叶从中。玉米蚜发生时,可选用40%乐果乳油0.5千克,对水50.0千克,对玉米茎的中下部进行涂抹。
3. 花粒期
加强肥水管理,适当补肥浇水是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此时为玉米水分临界点,要注意浇灌及排水,追肥不足时要及时补施粒肥。而且此时属于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主要目标是保持群体较高的光合能力,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并把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
病虫害防治
对种植者来讲,防治病虫害是永恒的话题。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较重也较为频繁。玉米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及红蜘蛛等,病害有大斑病、纹枯病及霜霉病等。防治措施:可选用抗病性较强或感病轻的品种,实行轮作换茬;增施
钾肥等可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消灭玉米植株残体,杀灭越冬幼虫,拔除枯心苗等也可减少虫害。同时,着重对玉米纹枯病、大小斑病、地老虎、玉米螟和大螟等病虫害予以及时防治。
适时收获
当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及显出籽粒色泽时,即显示成熟可收获。玉米大多数是生育期长、产量高的晚熟品种,收获期可适当延后,有利于干燥。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