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圈养鸭的养殖技巧

2023-08-07 07:42 作者:李先生  

   圈养鸭即是在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饲养,基本上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


 
  一、圈养的优点
 
  1.环境条件可以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
 
  2.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圈养方法,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均可担任。
 
  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从而提高了成活率。
 
  二、圈养鸭的分群与密度
 
  青年鸭圈养的规模可大可小,但每个鸭群的组成不宜太大,以500只左右为宜。分群时要尽可能做到日龄相同、大小一致、品种一样、性别相同。
 
  饲养密度随鸭龄、季节和气温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可按以下标准掌握:4——10周龄每平方米20——12只,11——20周龄、每平方米12——8只。冬季气温低每平方米适当多几只,夏季气温高,每平方米少几只,鸭子生长快、密度略小些,鸭子生长慢、密度略大些。
 
  三、圈养鸭的饲料
 
  圈养与放牧完全不同、基本上采食不到任何野生饲料、完全依靠人工饲喂。因此,对青年鸭生长期内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长骨骼、长羽毛所需的营养都要予以满足。饲料要尽可能多样化、保持能量、蛋白质的平衡,使含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无机盐都有充足的来源。
 
  培育期中的青年鸭、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不要太高、钙的含量也要适宜。
 
  由于蛋鸭尚未制订完善的饲养标准、在实践过程中要看生长发育的具体情况、酌情修订(增减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用型品种绍鸭、正常的开产日龄是130——150天,标准的开产体重为1400——1500克,如体重超过1500克,则认为过于肥大,影响及时开产、应轻度限制饲养、适当多喂些青饲料和粗饲料。对发育差、体重轻的鸭要适当提高饲料质量、每只每天的平均喂料量可掌握在150克左右、另加少量的动物性鲜活饲料,以促进生长。
 
  青年鸭的饲料、全部用混合粉料,不用玉米、谷、麦等单一的原粮,需粉碎加工后制成混合粉料、喂饲前加适量的清水、拌成湿料生喂。每日只需喂3——4次,每次喂料的间隔时间尽可能相等,避免采食时饥饱不匀。
 
  四、圈养青年鸭的管理要点
 
  1.适当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过肥,每天定时赶鸭在舍内作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活动2——4次,如鸭舍附近有适当的放牧场地可定时进行短距离的放牧活动。
 
  2.多与鸭群接触,提高鸭子胆量,防止惊群。青年鸭的胆子小、蛋用品种神经尤其敏感,要在青年时期利用喂料、喂水、换草等机会,多与鸭群接触。如喂料的时候,人可站在旁边,观察采食情况,让鸭子在自己身边走动,遇有“娇鸭”静伏在身旁时,可用手抚摸,久而久之,鸭就不怕人了。如认为鸭子胆小伯人,避而不接近,这样越避胆子越小,长大以后,遇有生人走近或环境改变时,容易惊群、造成严重损失,这是圈养鸭与放牧鸭不同之处。放牧鸭经历各种环境,因而胆子大、而圈鸭要有意识培养,才能提高胆量。
 
  3.舍内通宵点灯,弱光照明。青年鸭培育期不用强照明,要求每天标准的光照时间稳定在8——10小时,在开产以前不宜增加,如利用自然光照,下半年培育的秋鸭最为合适。但是为了便于鸭子夜间饮水,防止因老鼠或鸟兽走动时惊群,舍内应通宵弱光照明。如30平方米的鸭舍可以亮一盏15瓦灯泡,遇到停电时,应立即点上有玻璃罩的煤油灯,决不可延误,长期处于弱光通宵照明的鸭群一遇突然黑暗的环境,常引起严重惊群造成很大伤亡。
 
  4.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青年鸭时期的主要传染病有两种:一是鸭瘟;二是霍乱。这两种病现在都有疫(菌)苗可以预防,免疫程序是:60——70日龄注射一次禽霍乱菌苗:100日龄前后再注射一次禽霍乱菌苗。70——80日龄注射一次鸭瘟弱毒疫苗。对于只养一年的蛋鸭、注射一次即可;利用两年以上的蛋鸭隔1年再预防注射1次。
 
  这两种传染病的预防注射,都要在开产以前完成,进入产蛋高峰后,尽可能避免打针,以免影响产蛋。
 
  5.建立一套稳定的作息制度圈养鸭的生活环境比放牧鸭稳定,要根据鸭子的生活习性,定时作息,制订操作规程。形成作息制度后,尽量保持稳定、不要经常变更。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