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01:49 作者:李先生
一、倒春寒对农作物的影响
1、对作物的影响
在北方地区,若是出现了倒春寒,一般容易导致花生、蔬菜、棉花、小麦等作物烂种。
在南方地区,当倒春寒发生后,一般容易导致水稻的烂种、烂秧。
2、如何预防倒春寒
应根据当地倒春寒的发生规律、各种农作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抗寒品种,并选择背风向阳的秧田,或者采用温室、营养钵、地膜等方式进行育秧,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避免倒春寒的危害。
应根据前期的天气特点、 作物苗性和未来长期、中期的天气预报,有针对性的加强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抑制旺长,减少弱苗,培育壮苗,以此来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
如果是需要春播或者移栽作物,一般根据天气合理的调整播种期或者移栽期,错开低温直接袭击的时间段。
二、倒春寒一般是什么时候
1、发生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倒春寒会在3月初至4月底发生。
倒春寒一般指的是,在初春气温回升速度比较快,但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一种天气情况。
2、发生的原因与判断标准
在长期阴雨天气下,或者当冷空气频繁侵入后,便容易出现倒春寒。
因为各地的气候均有不同,因此发生倒春寒的时段与强度指标也会有些不同,例如在广东,一般会将在粤北与粤中出现的一些低温称为倒春寒,即日平均气温≤10-12℃,维持3-4天或者以上的天气,以及平均气温≤15℃,每天日照≤2小时,维持7天或者以上的天气。
但比较公认的认定指标一般为,当日平均气温≤12℃,维持期≥3天时通常不利于秧苗的生长,且若是出现了降温伴随阴雨的情况,倒春寒的危害一般还会更严重一些。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