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6 21:53 作者:李先生
一、水田淹水期
1、对水田灌水需因地制宜,分蘖期浅灌3.3厘米左右即可,这样有利于增加地温,促进分蘖,7月份进入孕穗期后应以增加土壤空气为主要灌水目的,这样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根系活力,保证活杆成熟。
2、对于通透性差的稻田,可在7月份至撤水前浅灌3.3厘米,待水分落干后再灌3.3厘米。对于排水不良的地块,待水分落干、地表出现裂细纹后要再灌1次水。对于沙土地,需一直保持3.3厘米的浅水层。
3、到了7月份中、下旬,当日平均气温不超过17℃时容易造成障碍型冷害,导致植株结出未受精的空粒,此时需将灌水深度增加至20厘米以上,以减轻冷害。
二、淹水期不适用哪种氮肥
水田淹水期不适用硝态氮肥,原因如下:
1、易溶于水
硝态氮肥是速效性氮肥,易溶于水,而且会产生硝酸根阴离子与相应的阳离子。
各种硝态氮肥的溶解度较大,吸湿性较强,且吸湿后会变为液体,此时不便于施用。
2、无法被土粒吸附
硝酸根是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无法被带有负电荷的土壤胶粒所吸附,因此使用后只能存在于土壤溶液中,而且会随着土壤水分的运动而移动。
在进行灌溉或降雨的条件下,此类肥料容易被冲洗至土壤深层中,而气候较干燥、土壤蒸发量较大时,它又能随着土壤中的毛管水向上移动,甚至在土壤表层聚集。
3、易脱氮损失
土壤淹水后,硝酸根离子会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形成氧化氮气体,而此类气体无法被作物利用,造成脱氮损失。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