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5 19:05 作者:李先生
一、辣椒适合什么土壤种植
1、土壤
辣椒适合种植在疏松肥沃、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中,适宜PH值为6.2-7.2左右。
沙地不宜种植辣椒,原因是沙地容易盐碱化,且难以保水。
板结土壤也不宜种植辣椒,因为辣椒的根系难以在此类土壤中进行呼吸、生长。
2、温度
辣椒喜温,其生长温度以20-30℃左右为宜,因此不能在比较寒冷的地方种植。
若气温低于12℃,则植株会停止生长;若气温低于5℃,则植株可能会死亡;若气温达到35℃以上,则可能会发生花器发育不全、柱头干枯等现象,导致后期产量下降。
3、水分
种植期间,将空气中的湿度控制在60-80%左右,湿度过高容易诱发病虫害,且容易落花落果。
辣椒比较怕涝灾,种植期间要以小水勤浇的方式进行浇水,若田间出现积水,则植株容易因根系腐烂而死亡。
4、光照
幼苗期:保证植株接受到充足的光照,以提高其抗逆性,促使根系发达和壮苗。
生长期:控制好种植密度,如果过密过大,则叶片会互相拥挤,导致光照不足。
生长后期:保证植株能够接受到充足的光照,采用大棚种植时应选择透光率良好的薄膜,露天栽培可在春季种植。
二、辣椒种植方法
1、准备苗床
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大田进行育苗,然后在田间做畦,畦高15厘米左右,宽1.3米左右,保留畦沟。
于畦面上施肥,每平方米面积施入4-5公斤腐熟优质的有机肥+0.15公斤过磷酸钙。
2、播前准备
筛选适量的细土用来盖种,然后在播种前5天把畦面搂平,再喷施辛硫磷400-500倍液+多菌灵300倍液,以防出现病虫害。
播种前半天,对苗床浇足底水。
3、合理播种
播种时间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播种时间为11-12月份,定植时间为3-4月份。
②华南地区,播种时间为12月份至翌年1月份,定植时间为2-3月份。
③北方地区,可在春季于保护地内育苗,4-5月份断霜再定植。
播种方法
①在苗床内划出5厘米的方格,每格播入2-3粒种子,播种后覆盖一层厚度为1厘米的细土。
②覆土后可在畦面上放少量的秸秆,然后覆盖地膜,架小拱棚。
4、控制温度
25-30℃为种子发芽适温,播种后中午不能让棚温超过33℃,下午4点后要加盖草帘。
待种子的出苗率达到50%后要揭除地膜,之后白天将床温保持在25-28℃,晚上保持在20℃。
出齐苗之后,白天将床温保持在20-25℃℃,晚上保持在15-17℃。
种植前期只需结合拔草、间苗工作洒一些水即可,中期要多浇水,后期减少浇水量。
5、适时移栽
移栽前4-5天对苗床灌水,并结合灌水亩施500-750克尿素。水分下渗后,喷施0.8%尿素+0.4%磷酸二氢钾+代森锰锌500倍液。
于天气晴朗时用瓜铲按穴起坨移栽,随栽随浇水。
6、定植
对于肥力中等的田块,可在定植前5天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
宽窄行种植时将双行培土做成垄,垄宽116厘米左右,窄行50厘米左右,宽行66厘米左右,穴距26厘米左右。
定植穴数量为4200穴/亩,每穴栽种3株,亩栽数共13000株。
7、水肥管理
开花坐果前每隔3-4天浇1次水,坐果后要做好排水防涝的工作。
为了促使植株多发枝、多开花、多结果,需在定植后至第1层花开放期间多浇水、多追肥,肥料以氮磷钾为主。
基肥可重施磷钾肥,亩施2500公斤有机肥+25-50公斤过磷酸钙,混匀后进行穴施。
温度下降后重施1次翻秋肥,门花开放后于株行两侧5-10厘米处追肥1次,然后中耕、起垄,增加植株根系的覆土厚度。
8、调整植株
椒果长度达到1-2厘米、门花开放时,摘除门果以下的叶片与分枝。
下午为适宜的抹芽时间,抹芽原则为“芽不过寸”。
立秋后3-5天开始摘心,这样既能让植株更健壮,又能增加通风透光度,降低出现烂果、病害的几率,除此之外还能让产量提高10%左右。
9、收获
收获时间多为9月份下旬,待椒果全部变成深红色时即可采摘,采收时要去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