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3-08-04 15:38 作者:李先生
一、小麦细菌性叶枯病防治
1、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作为种植对象,在发病较重的地块实行2-3年轮作。
深翻灭茬,将田间的病残株清理干净,然后集中烧毁。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将种植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大水漫灌。
2、化学防治
喷施噻菌铜、噻唑锌、春雷霉素、啶氧菌酯等药剂,发病较重时可喷施复配药剂。
喷施5%春雷中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噻唑锌悬浮剂500倍液+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二、小麦细菌性叶枯病的发病原因
1、发生原因
土壤中普遍存在丁香假单胞秆菌,此类病菌可通过风力、雨水等媒介进行传播,由植株上面的伤口、叶片上的气孔侵染小麦。
温度较高,或春季气温较冷凉时利于此病害的发生。
2、发生症状
孕穗期发病,小麦的旗叶上出现水浸状灰绿色斑点,后扩大成不规则的大斑,严重时整片叶都会变黄枯死。
在降雨后或有露水的情况下可在病斑上看到细菌溢脓。穗部尚未发现有侵染迹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