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2 22:38 作者:李先生
一、小麦根腐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发病原因
本身原因:小麦种子带菌,而且未用杀菌剂做拌种处理,出苗后导致病菌侵入苗株根系。
施肥不当:使用了未腐熟的农家肥,或在病残体未腐熟的情况下返田,成为病害发生的源头。
天气原因:当小麦自身的抵抗力较弱时,连续遇到多雨、低温等不良天气会增加根腐病的发生几率。
根系因素:小麦因根系出现伤口、断裂而感染根腐病。当条件相同时,完整的小麦根系更能抵抗病害的侵袭。
器械损伤:使用不洁净的器械进行耕作或导致小麦植株受损,在阴雨天气或大雨初晴后的情况下会导致病害的流行。
多年连作:常年只种植小麦的地块,除了根腐病发生严重外,还会出现其他病虫害。
田间管理:播种过早或过晚,播种过深或过浅,整地质量差,这些因素均能引发或加重小麦根腐病。
2、发病症状
苗期发病主要出现苗腐情况,造成麦苗大量黄化和死亡,成株会出现“青死”症状。
发病初期,成株叶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褐斑,扩大后变成长椭圆形或不规则褐色大斑,气候潮湿时,病部会产生黑色霉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鞘上病斑会不规则,形成大型云纹状浅褐色斑,扩大后整个小穗也会变褐枯死。病小穗无法结实,即便结实也会导致种子带病。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避免连作,重病地块可与油菜、向日葵等作物进行轮作,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基数。
麦收后要翻耕土壤,这样可加快病残体的腐烂速度,减少菌源。
适时播种,播种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覆土不可过厚,干旱及时灌水,涝时及时排水,这样可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2、药物防治
播种前将种子晾晒2-3天,再用50%福美双或15%三唑酮进行拌种。
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按照1:500的比例进行包衣,对苗期小麦根腐病防效达75%以上。
发病初期,喷施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亩用10克5%井冈霉素水剂兑水40公斤,然后进行喷雾,间隔7-10天后再喷1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