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粗缩病的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2023-08-02 13:49 作者:李先生  

玉米粗缩病形成原因:一是玉米品种不抗病。

  二是玉米与小麦套种或与棉花、蔬菜等插花种植,粗缩病向棉区和菜区玉米田扩展。

  三是玉米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盛发期相吻合,是当前玉米种植制度有利于粗缩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四是冬季温暖干燥、春季少雨成为该病流行的有利气候条件。表现症状是病株严重矮化,仅为健株高的1/2~1/3,叶色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面侧脉上现蜡白色突起物,粗糙明显。有时叶鞘、果穗苞叶上具蜡白色条斑。病株分蒙多,根系不发达易拔出。轻者虽抽雄,但半包被在喇叭口里,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花丝不发达,结实少,生病株多提早枯死或无收。该病除为害玉米、甜玉米外,还可为害大麦、小麦、燕麦、高粱、谷子等。

  该病主要靠灰飞虱传毒。灰飞虱成虫和若虫在田埂地边杂草丛中越冬,翌春迁入玉米田,此外冬小麦也是该病毒越冬场所之一。玉米5叶期前易感病,这时如与灰飞虱迁飞高峰期相遇易发病,套种田、早播田及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病重,潜育期10~20天。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玉米粗缩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措施 下一篇:玉米粗缩病对下茬作物有影响吗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