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隆两优1377产量表现,附简介

2023-07-31 23:41 作者:李先生  

一、隆两优1377产量表现

1、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

2015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63.9kg/亩,相较于对照组F优498增产4.3%。

2016年续试中,平均产量为647.5kg/亩,相较于对照组F优498增产4.8%。

2016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26.9kg/亩,相较于对照组F优498增产4.3%。

2、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

2015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58.3kg/亩,相较于对照组丰两优四号增产5.4%。

2016年续试中,平均产量为655.9kg/亩,相较于对照组丰两优四号增产6.9%。

2016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89.9kg/亩,相较于对照组丰两优四号增产5.9%。

3、华南晚籼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

2015年华南晚籼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484.8kg/亩,相较于对照组博优998增产8%。

2016年续试中,平均产量为497.8kg/亩,相较于对照组博优998增产8.7%。

2016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472.1kg/亩,相较于对照组博优998增产8.9%。

二、隆两优1377简介

1、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

植株特征:株高约为114.2cm,穗长约为23.4cm,每亩有效穗数16.3万穗,每穗总粒数196粒,千粒重26.1g,结实率82.2%。

生育期:在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时,生育期为155.1天左右。

籽粒品质:整精米率63.4%,长宽比3,垩白粒率13%,垩白度2.4%,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6.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抗病能力:两年的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3.8、1.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

2、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

植株特征:株高约为122.4cm,穗长约为24.7cm,每亩有效穗数16.1万穗,每穗总粒数207.5粒,千粒重24.5g,结实率77.4%。

生育期: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时,生育期为142.1天左右。

籽粒品质:整精米率63.2%,长宽比3.1,垩白粒率5%,垩白度0.6%,胶稠度84mm,直链淀粉含量15.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抗病能力:两年的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2.8、2.7,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

3、华南作晚稻种植

植株特征:株高约为109.2cm,穗长约为22.8cm,每亩有效穗数16.1万穗,每穗总粒数207.5粒,千粒重24.5g,结实率77.4%。

生育期:在华南作晚稻种植时,生育期为119.5天左右。

籽粒品质:整精米率66.2%,长宽比3.1,垩白粒率22.3%,垩白度5%,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14.1%。

抗病能力:两年的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3.4、2.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

三、隆两优1377栽培技术

1、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

秧龄为30-40天左右,移栽密度为20×26.6cm,每亩地1.25万穴,每个定植穴内2粒谷,每亩地6万株以上的基本苗。

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孕穗后适当补施穗粒肥,中后期严格控制氮肥用量。

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苗数达到预期后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后期断水不宜过早。

2、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

每亩大田用种量为0.75kg,每亩秧田播种量为8-10kg。

秧龄为30天以内,叶龄控制在6叶左右,移栽密度为20×26cm,每亩地1.25万穴,每个定植穴内2粒谷,每亩地6万株以上的基本苗。

每亩地施加11-12kg氮肥,5.5-6kg磷肥,7.78.4kg钾肥,其中70%氮肥作底肥,30%氮肥作追肥。

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苗数达到预期后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后期断水不宜过早。

3、华南作晚稻种植

7月上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为10kg左右。

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移栽密度为13.3×26.6cm,每亩地移栽6万株左右的基本苗。

底肥,每亩地施加25kg的45%水稻专用复合肥。追肥,移栽后5-7天,每亩地追施7-10kg尿素,分蘖盛期时,每亩地追施7.5kg氯化钾

浅水插秧活棵,薄水发根促蘖,苗数足够后及时排水晒田,孕穗至齐穗期保持田间有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湿润管理。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旱稻种植技术,旱稻和水稻的区别 下一篇:金博士铁3107田间表现,附简介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