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马尾松的人工繁殖

2023-8-1 06:38|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36| 评论: 0

  1 苗圃地的选择


  要想育好苗,首先要选好苗圃地,根据马尾松幼苗喜光,怕水涝的特点,苗圃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或略有倾斜,易于排水的坡地,周围没有大树或山峰遮荫,阳光充足。


  土壤应该选择微酸性的沙质壤土或轻粘壤土。


  另外,不要选种过蔬菜,瓜类,棉花,马铃薯或杉木等针叶树种的土地,预防感染立枯病和地下害虫的危害。


  2 精细整地


  细致整地是培育壮苗的物质基础。苗圃地在前一年冬天来临之前,用犁翻耕,打破厚而坚实的土层,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耕深一般16到18厘米。


  3 修筑苗床


  当春天来临,温度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的时候,就可以修筑苗床准备播种了,苗床方向大都依地形而异,但以南北向为好。苗床的宽度1.5米为宜,长度根据地块而定,可长可短。


  沿着拉好的直线挖排水沟,排水沟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排水沟的深度一般20到25厘米。


  排水沟挖好之后,要把苗床里的土精细的耙平,耙地之后,土壤上松下实,上面的土壤松,保墒通气好,有利于出苗,下面的土壤实,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有利于吸水发芽和根系下扎。


  苗床中的土耙平耙碎之后,用铁锨把土壤表层0.5到1厘米的表层土挖出,分别放在苗床的两侧,沿苗床的两侧均匀的堆成堆儿,挖出来的这层表土,用来播种后覆土。


  4 合理施肥


  在犁耙之后需要施足基肥,以培肥地理。施肥可以使用硫酸钾复合肥,因为马尾松最适合的土壤是pH值在6到6.5的弱酸性土壤,如果您的土壤是中性土壤,每亩可以使用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改良土壤;如果土壤的pH值在7.5以上,呈弱碱性,那么就要使用硫酸钾复合肥30公斤改良土壤。如果土壤的pH值不符合马尾松的生长要求,即使能够出苗,幼苗也不会健壮。


  5 土壤消毒


  在作床前,为了预防立枯病和地下害虫,应进行土壤消毒。通常每亩使用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到3公斤。因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使用量比较小,如果直接撒到土里边会造成药剂不均匀,所以,可以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细土拌匀,均匀地撒在苗床里。


  6 浇水保墒


  苗床整理好之后,要浇水保墒。老百姓也把播种前浇水叫做浇底水,它的目的是为种子提供发芽所需要的水分,这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浇到什么程度呢,要让15厘米厚的苗床土充分吸收水分并达到饱和状态。


  浇足了水之后,不能马上播种,要等苗床里的水全部渗透到地里之后,才可以播种。


  7 种子选择及播种


  人工栽培马尾松,必须使用前一年秋季采收的新鲜种子,每亩施用量3到4公斤。


  播种前,先将马尾松的种子在40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2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有利于出苗。把浮在水面上的种子捞除,因为这些种子不成熟,最后把剩下的种子捞出。


  为了使种子在苗床里分布更加均匀,可以将种子和细土掺匀后再播种。


  种子在贮藏运输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带有各种病菌,在播种之前最好能进行种子消毒。可以将甲基托布津等药物撒在浸泡后的种子上,与土一起拌匀,在土壤中闷4到5小时之后,再进行播种。


  播种时,将含有种子的土壤撒在苗床中,撒施的时候一定要均匀,不可以有的厚有的薄,防止出苗时不整齐。


  播种后要覆土,覆土是将最初挖出的表层土覆盖在种子上,覆土保持种子周围的湿度,以免风吹使土壤中的水分流失过多。马尾松播种后覆土0.5到1厘米,不可以覆土太厚,覆土太厚会使种子顶不出土,造成出苗困难。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1 苗圃地的选择  要想育好苗,首先要选好苗圃地,根据马尾松幼苗喜光,怕水涝的特点,苗圃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或略有倾斜,易于排水的坡地,周围没有大树或山峰遮荫,阳光充足。  土壤应该选择微酸性的沙质壤土或轻粘壤土。  另外,不要选种过蔬菜,瓜类,棉花 ...
下一篇:麻竹的采收与初加工
  1 苗圃地的选择  要想育好苗,首先要选好苗圃地,根据马尾松幼苗喜光,怕水涝的特点,苗圃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或略有倾斜,易于排水的坡地,周围没有大树或山峰遮荫,阳光充足。  土壤应该选择微酸性的沙质壤土或轻粘壤土。  另外,不要选种过蔬菜,瓜类,棉花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耕种帮种植网|茶叶知识|养鱼技术|肥料价格|农药价格|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5-1 10:30 , Processed in 1.29457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