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斑潜蝇是一种近年来才由国外传入我国的新虫害,不要看它个体小,但危害却非常严重。美洲斑潜蝇分布很广,从热带、***带到温带都有分布,它的寄主也非常广,已知的寄主有13个科的60多种植物。在蔬菜上主要危害茄科、豆科和葫芦科,也危害十字花科、菊科蔬菜,在茄科蔬菜上以番茄、茄子和辣椒为主。美洲斑潜蝇主要以幼虫潜食叶片,破坏叶组织造成危害,但成虫也会刺破叶片,吸食汁液,在叶片上造成许多白色的失绿点,也影响叶片的作用。美洲斑潜蝇与其他潜叶蝇很好区别,在灰黑色的身体上有许多黄色的斑纹,它的大龄幼虫是黄色的,而低龄幼虫则是乳白色的。
美洲斑潜蝇原本生活在南美洲,因而很不耐低温。在我国南方,它们可以在室外安全越冬,但在北方不仅不能在室外,就是在这种保温性能较差的弓棚中,也要被冻死,只能在冬暖式大棚中度过。来年4、5月间,当天气暖和以后,它们由大棚中迁到大田里生活。美洲斑潜蝇的成虫白天出来活动,雌成虫刺破寄主的叶片,形成一个个的刺孔,也就是叶面上的这一个个的小白点,成虫即可以通过这些刺孔取食,又可以将卵产在刺孔中。成虫产卵量很大,专家研究结果显示:一头雌虫在25℃条件下,一生平均可产165粒卵。幼虫孵出后立即钻到叶片中为害。在不同的温度下,美洲斑潜蝇发育一代需要不同的时间,在15-26℃下发育一代需要16-20天,在25-35℃下需要12-14天。由于在温暖的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大,发育一代需要的时间短,因此很容易爆发成灾。成虫的飞翔能力不强,一般只能飞行数十米,在初夏季节,美洲斑潜蝇在田中呈梯度分布,靠大棚越近发生越严重,靠大棚越远发生越轻。每年,美洲斑潜蝇在田中的发生危害程度是不同的,这些差别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除了越冬虫源数量的多少外,从大棚中迁出后,空气湿度对其发生和繁衍是非常重要的,湿度大有利于成虫的生活和产卵,这样的年份发生就重,相反,如果此时天气干旱,发生就轻。
喷药防治美洲斑潜蝇要抓好"早"和"准"这两点。抓早就是要抓住它们在田间发生的早期进行防治,苗期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抓准则是在幼虫1-2龄期喷药防治,当幼虫3龄后喷药效果差。另外,由于美洲斑潜蝇的蛹是在上午8-12点羽化,因而喷药最好在上午进行,这样可以兼治成虫。使用的药剂有: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20%杀蛉脲悬浮剂6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98%巴丹原粉1200倍液、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8%杀虫双水剂600倍液等。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