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菊嫁接后的管理叫后期管理,其主要内容有: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摘心、抹芽和短日照等等。
1 水肥管理
1.1 浇水
浇水是培育大立菊不可忽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浇水间隔的时间可根据土壤墒情、气候以及菊花植株表现而定。高温季节,不宜中午浇水,但可进行叶面喷水降温。浇水时间通常安排在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6点以后进行,这样更有利于植株吸收和利用水分。
1.2 施肥
给大立菊施肥,主要是在嫁接成活后进入生长旺期时进行。一般每周追施一次浸泡发酵的酱干或黄豆液肥等。施肥后第一、第二天都要回水,也就是说要追一次肥水,浇两次净水。
2 病虫害防治
大立菊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等,常见虫害有蚜虫、菊天牛、蛴螬、红蜘蛛等。
夏季是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注意观察,加强管理,增强植株的自身抗病能力。
发现褐斑病、白粉病等均可使用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防治一次,连续进行3-4次即可。
发现蚜虫、菊天牛、蛴螬等虫害时,一般都用乐果30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另外防治红蜘蛛可用克螨特2000倍液,叶片面喷雾防治3-4次,每隔10-15天防治一次。
3 摘心和定头
摘心和定头都是培育大立菊的关键性措施。通过摘心,可以获得大量分枝,才能培育出较大型的大立菊来。
3.1 摘心
第一次摘心在接穗长至20-30厘米时进行,摘心时每枝保留5-7片叶子,其余全部摘掉,从而促使接穗形成多个侧枝。待新的侧枝长至15-20厘米时,再进行第二次摘心,这次每枝保留3-4片叶,其余全部摘去。如果是培育小冠幅大立菊,每次摘心的间隔时间为20天左右;如果是培育大冠幅大立菊,每次摘心的间隔时间一般为30天左右。就这样往复循环直到满足冠幅直径要求为止。摘心后还应用0.3%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喷洒叶面,每周一次,直到花蕾显色为止。
3.2 定头
定头就是对大立菊的枝条进行最后一次摘心。定头的日期直接影响到大立菊的花期。因此应在立秋前后10天内进行定头。定头早了,花朵数量相应减少,花期提前;定头晚了,花小细弱,花期推迟,降低观赏价值。
为了扩大冠径和便于裱扎,使株型整齐美观。一般情况下是早花品种晚定头,晚花品种早定头。在进行最后一次摘心时,要把中间较高的枝心摘去,较低的留下,而花冠最外一圈的枝不摘心,这样可使冠径扩大。
4 抹芽
抹芽就是将嫁接枝上的小侧芽不断的掰除,使其每枝上始终保持一个主芽,有利于枝梢伸长,培育出更大冠幅的大立菊。
枝梢经摘心后,下方的侧芽很快便会萌发成新枝,因此,应及时将多余的小芽趁刚抽出不久立即去掉,以免与保留枝梢争夺养分。抹芽若不及时,几天内便会发育长成几厘米长的侧枝,消耗大量的养分,削弱其他枝梢生长,若一经木质化就难于抹除。
抹芽时只需用手指捏住枝梢尖部,用另一只手将小芽向一侧下压,芽或幼枝即从基部断离。
5 短日照
短日照就是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促使大立菊花芽提早启始分化,实现提前开花的有效措施。在8月上旬长日照季节,用黑色塑料布搭棚遮光,每天从下午5-7点拉上黑塑料布遮光,到次日上午8-10点再掀开黑塑料布见光,这样每天日照不超过10小时,连续黑暗时间不低于12-14小时。遮光时间太短,起不到提前开花的作用;时间太长,又减少了光合作用的日照时间,使花变小,质量变差。短日照开始后,要每天连续进行,不可一日中断,尤其在最初两周花芽启始分化时期,遮光中断后植株又转向营养生长,易产生柳叶头现象。一般情况下,短日照处理应进行到花蕾现色才能停止。
6 拨蕾
8月下旬-9月上旬大立菊开始现蕾,为了保证大立菊花朵大小匀称、花期一致,当花蕾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就可以开始拨蕾啦。其方法是:用手将主花蕾周围的小花蕾轻轻掰掉,每枝只留一个主蕾。拨蕾应分期分批进行,掌握枝条弱的先拨,长势强的后拨;正蕾大的侧蕾晚拨,正蕾小的侧蕾早拨。个别现蕾较早或长的过大的,可摘去正蕾而保留侧蕾;还应及时剔除那些劣小和畸形伤残的花蕾。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