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纹枯病症状及防治

2023-07-28 02:36 作者:李先生  

  分布与为害:


  小麦纹枯病分布广泛,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均有发生。近年来在华北冬麦区发生严重。重病田在小麦抽穗前后,大量病株死亡,未死的病株,灌浆不满,千粒重显著下降。主要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 Bander Hoeven),其次为立枯丝核菌(R.solani Kiihn)引起,寄主范围广泛,除小麦外,还有大麦、燕麦、玉米、高粱、谷子、棉花、亚麻、大豆、花生等。


  症状:


  主要发生在小麦叶鞘和茎秆上,拔节后症状明显。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周围褐色、中央淡褐色至灰白色的梭形病斑,后逐渐扩大扩展至茎秆上且颜色变深,重病株茎基1-2节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常形成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可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病部的叶鞘及茎秆之间,有时可见到一些白色菌丝状物,空气潮湿时上面初期散生土黄色至黄褐色霉状小团,后逐渐变褐;形成圆形或近圆形颗粒状物,即病菌的菌核。


  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核附着在由主病残体上或落入土中越夏或越冬,成为初侵染的主要来源。被害植株上菌丝伸出寄主表面,对邻近麦株蔓延进行再侵染。冬麦播种过早,太密,冬前麦苗过旺或使用氮肥过多,麦苗徒长以及春季遭受低湿寒害、脱肥或灌水太多的麦田,发病均较重。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适时适量播种,不要过早播种或播量过大;三是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和及时中耕,促使麦苗健壮生长和创造不利于纹枯病发生的条件。


  2.药剂防治。一是在纹枯病发地区或重发生年份,于小麦拔节后每666.7平方米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或15%粉锈宁粉剂65-100克,对水60-75千克喷雾(注意尽量将药液喷到麦株茎基部);二是10%羟锈宁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温室草莓定植后的管理技术要求 下一篇:春季鲜食大豆栽培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