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地施肥
旱稻主要采取平播畦管的种植方式,因此,整地施肥方法与种植平播小麦基本相同。低洼易涝地、山间浸润田或有一定灌水条件的保水保肥较好、松软适度、pH值7.5以下的旱田或稻田均适宜旱稻的栽培。
生产实践表明,旱稻多年连作产量严重降低。因此,应防止多年连作,提倡合理轮作换茬,才易确保旱稻稳产高产。旱稻的前作,一般以大豆、花生、油菜、豌豆、萝卜等最好,甘薯、小麦、高粱、玉米等次之。在肥力较好与杂草较多的土地上,用玉米作旱稻的前作,可以消灭杂草;在地力较差和杂草较少的土地上,用大豆、花生与旱稻轮作,可以提高地力。
整地前,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钾5千克作基肥。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使用大型机械整地,达到深松浅翻、整平耙细的标准。深松标准为18-22厘米,浅翻15-17厘米。为了使土碎平整、肥土充分混合,地块深耕后,要及时开展耙压整地作业,做到耙细耙透、上松下实、地面平整,以利于后续的播种作业。
2 种子处理
为了防止种子表面带有病毒和病菌,在播种前应做好种子处理工作。种子处理包括以下4道工序:
2.1 晒种
选择发芽率95%以上的种子,薄薄地摊开在晒垫上,晒1-2天,做到勤翻,使种子干燥度一致。
2.2 选种
晒种后,剔除混在种子中的草籽、杂质、秕粒、病粒等,选出粒饱、粒重一致和大小整齐的种子。再用食盐水选种,配制食盐水的方法是10千克水加入2-2.1千克食盐,将种子倒入配制成的液体之中进行漂选,捞出上浮的秕粒、杂质等,然后用清水冲洗3遍。
2.3 浸种
浸种的作用在于使种子吸足水分,发芽整齐,出苗早。由于旱稻采用直播栽培的方法,为了避免播种后出现干芽现象,浸种的程度以种子颖壳发白为宜,最好不要催芽。
具体方法是:将选好的种子先用40℃的温清水浸种12小时,然后用300倍石灰水浸种消毒12小时,或者用0.3%硫酸铜液浸种48小时,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种2-3天,浸泡过程中注意换水透气,等种子颖壳发白时将其捞出。
2.4 药剂拌种
浸种后用种衣剂包种或用旱稻保姆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0.3%。最后,将处理好的种子阴干备用。
3 播种
播种前,用敌克松或广枯灵进行土壤消毒,可以防止苗期立枯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每亩用3%呋喃丹粉1-1.5千克或5%辛硫磷粉剂1千克,均匀喷撒在地面上,结合耕耙翻入土中,能有效地消灭地下害虫。
播种是旱稻栽培的关键环节,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方面的知识。
首先是播种时期的选择。当土温达到12℃以上时播种,才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专家提示:具体播种期要根据品种、气候、茬口等确定,我国东北约在4月下旬-5月上旬,华北在4月中旬,长江流域在4月上旬,华南在3月上中旬。
确定播种量大小的因素有3个:
(1)旱稻品种分蘖力的强弱和发芽率的高低。
(2)土地的肥瘦。
(3)有无灌溉条件。
如果土壤肥沃、土壤水分保持较好,又在雨季中,有利于分蘖,播种量可小一些。如果土壤墒情不利于分蘖,播种量应该相应的大一些。通常春播每亩播种量5-6千克,夏播每亩播种量6-7.5千克。
生产上通常采用人工撒播的方式或播种机械来对旱稻进行播种。撒播的质量要求是:播种必须精细,确保落粒均匀。播种后均匀覆盖一层细土。机械播种可以用小麦精播机,重新调整下种量后,直接进行播种。
为了便于后期的施肥、除草等一系列田间作业,要开好田沟,要求沟与沟之间的距离在2.4米左右。同时,田沟还可以保证遇渍能排、遇旱能灌,给旱稻田提供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