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旱田杂草的识别

2023-07-27 02:33 作者:李先生  

  1 马齿苋


  马齿苋别名马齿菜、酱板菜,属于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它们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主要危害玉米、棉花、豆类、薯类等旱田作物。


  1.1 形态识别


  马齿苋的茎从基部开始分枝,平卧或先端斜向上生长,绿色或紫红色。叶互生,有时为对生,叶柄极短;叶片倒卵状,光滑无毛,肉质多汁。花没有梗,常3、5朵簇生在枝顶,黄色,有凹头。


  1.2 习性与危害


  马齿苋有很强的耐旱性,拔下植株在强光下曝晒几天都不会枯死。植株及断茎都能生根成活,喜肥喜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通常在每年的5、6月出苗,7、8月开花,8-9月成熟。马齿苋常混生在各种旱作物田中,对玉米等作物危害比较严重。


  2 凹头苋


  凹头苋是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危害棉花、大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


  2.1 形态识别


  凹头苋的成株高10-30厘米,全株无毛。茎从基部分枝,绿色或紫红色,呈伏卧状上升。叶片卵形,顶端凹缺,基部宽楔形。花簇腋生在枝的上端,集成穗状花序或圆锥状花序。胞果卵形,略扁,不开裂,稍皱缩。种子黑色且边缘呈环状,通常用种子繁殖。


  2.2 习性与危害


  凹头苋常生长在湿润而肥沃的农田,但同时也比较耐旱,是夏播旱田中的常见杂草。在我国每年5-6月份出苗,7-8月开花,8-10月结果。


  3 反枝苋


  反枝苋别名红枝苋、野苋菜,是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


  3.1 形态识别


  反枝苋的成株高80-100厘米,茎直立,有分枝,上面密生着短柔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卵形,边缘有细齿。花序圆锥状,花呈白色。胞果扁球形,包在花被里。种子接近球形,棕黑色,通常用种子繁殖。


  3.2 习性与危害


  反枝苋适合生长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是小麦、玉米等多种旱作物的大敌,种子经过越冬才能发芽出苗。在我国每年5-6月出苗,7、8月开花,8、9月成熟。


  4 地锦


  地锦又称红丝草,是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除广东、广西外,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


  4.1 形态识别


  地锦的茎比较纤细,从基部分枝,匍匐生长,紫红色,无毛。叶对生,绿色或淡红色,长圆形,边缘有细齿。花序呈杯状,单生在叶腋。蒴果三棱状球形。


  4.2 习性与危害


  地锦喜欢生长在比较湿润而肥沃的土壤中,也比较耐干旱,是北方旱田的常见杂草。华北地区4-5月份出苗,花期在6、7月份,果期在7-10月份。


  5 铁苋菜


  铁苋菜是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


  5.1 形态识别


  铁苋菜的成株高30-50厘米,茎直立生长,有很多分枝,上面有一层柔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卵状披针形,顶端逐渐变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穗状花序生长在叶腋,紫红色。蒴果小,钝三棱形,表面有毛。


  5.2 习性与危害


  铁苋菜常常生长在农田、路旁等比较潮湿的地方,是北方夏播作物田的重要杂草,在豆类、薯类等作物田中比较常见。苗期在每年的4、5月份,花期在7-8月份,果期在8-10月份。


  6 马唐


  马唐又称鸡窝草、鸡爪草,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6.1 形态识别


  马唐的成株高40-100厘米。从基部倾斜生长,着地后上面的节易生根;叶片条状披针形;有3-10枚总状花序,呈指状生长在杆顶;通常有两个小穗,一个有柄,一个无柄,成两行分别着生在穗轴的一侧。


  6.2 习性与危害


  马唐常常生长在田边、沟边、路旁等地,是危害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等旱田作物的一种重要杂草。


  7 牛繁缕


  牛繁缕又称鹅肠草,是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各省区都有分布。


  7.1 形态识别


  牛繁缕的成株高10-30厘米。茎直立或平卧生长,在下部节上生长着根,上部呈叉状分枝,在茎的一侧有一列短柔毛,其余部分无毛。叶对生,卵形,茎上部的叶无柄,下部叶有柄。花单生在叶腋或组成疏散的聚伞花序生长在茎顶端,花梗纤细;萼片披针形,外面有柔毛,花呈白色。


  7.2 习性与危害


  繁缕常常生长在比较湿润的农田、路旁或溪边草地等处,主要危害小麦等旱田作物。花期在每年的2-4月份,果期在5-6月份。主要用种子繁殖。


  8 苘麻


  苘麻是锦葵科、苘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8.1 形态识别


  苘麻的成株高1-2米,茎直立生长,上部有分枝,上面分布着柔毛。叶互生,圆心形,先端尖,基部心形。花呈黄色,单生在叶腋,有5枚花瓣。蒴果呈半球形;种子肾形,有星状毛,成熟时黑褐色。


  8.2 习性与危害


  在我国每年4-5月份出苗,6-8月份开花,8、9月份结果。通常用种子繁殖。


  9 打碗花


  打碗花又称小旋花,是旋花科打碗花属、多年生蔓性草本。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宁夏、四川等地。


  9.1 形态识别


  打碗花的成株地下有白色横走的根茎,茎有蔓生性,缠绕或匍匐分枝,有细棱。叶互生,有长柄。茎中上部的叶呈三角状戟形。花单生在叶腋,花梗有棱角,苞片宽卵形,包住花萼。花冠漏斗状,粉红色或淡紫色。


  9.2 习性与危害


  打碗花有粗壮的地下茎,它的地下茎质脆易断,每个带节的断体都能长出新的植株。因此,在田间主要是靠地下茎的茎芽繁殖。同时,它还可以用种子繁殖。长江流域3、4月出苗,花果期在每年的5-7月份。打碗花主要生长在湿润而肥沃的土壤中,也比较耐瘠薄、干旱。对旱田作物危害比较严重,在有些地区成为恶性杂草。


  10 猪殃殃


  猪殃殃又称拉拉藤、麦蜘蛛,是茜草科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北至辽宁,南至广东、广西都有分布。


  10.1 形态识别


  猪殃殃的茎多从基部分枝,四棱形,棱上和叶背面中脉上都有倒生的细刺,用手触摸时有粗糙的感觉,攀附着其它物体向上生长或伏地蔓生。有6-8片叶,轮生,叶片条状倒披针形,顶端有刺尖,表面疏生着细刺毛。聚伞形花序上有许多花,花比较小,黄绿色。小坚果球形,表面褐色,上面密生着倒钩刺。通常用种子繁殖。


  10.2 习性与危害


  猪殃殃多在冬前出苗,也可以在早春出苗。花期在每年的4月份,果期在每年的5月份。果实落入土壤或随收获的作物种子传播。不仅和作物争光、争空间,而且可以引起作物倒伏,使作物严重地减产。是旱生夏收作物田中的恶性杂草,其中以小麦和油菜受害较重。


  11 刺儿菜


  刺儿菜又称小蓟,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11.1 形态识别


  刺儿菜的成株高30-50厘米。茎直立,有棱。叶互生,没有叶柄;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两面密生着蛛丝状的柔毛;头状花序单生在茎的顶端,雌雄异株,雄株花序小于雌株;花浅红色或紫红色。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表面浅黄色至褐色。冠毛呈羽毛状,白色,容易脱落。


  11.2 习性与危害


  刺儿菜喜欢生长在腐殖质多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命力、再生力很强。在我国,常在每年的3、4月份出苗,5、6月份开花结果。是小麦、棉花、豆类和甘薯田的主要危害性杂草。


  12 野燕麦


  野燕麦又称燕麦草、铃铛麦,是禾本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发生,尤其以西北、东北地区受害最为严重。


  12.1 形态识别


  野燕麦的成株高30-120厘米,秆丛生或单生,直立。叶片宽条形。圆锥花序,开展,分枝轮生,上面稀疏的生长着一些小穗;外稃质地坚硬,黄褐色,下部散生着一些粗毛,芒从稃体稍下方伸出,下部扭转。


  12.2 习性与危害


  野燕麦在西北地区3-4月份出苗,6-8月份开花;华北及以南地区10-11月份出苗,5-6月份开花。通常用种子繁殖。常常生长在旱作地中,危害麦田较为严重,也危害青稞、燕麦、大豆、油菜等作物。


  13 苍耳


  苍耳又称老苍子、虱麻头。是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


  13.1 形态识别


  苍耳的成株高50-100厘米,茎直立,分枝比较多。叶互生,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边缘有浅裂及不规则的粗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密集在枝的顶端;雌花着生在雄花序的下方。


  13.2 习性与危害


  苍耳耐干旱瘠薄,生活力强。4-5月萌发,7-8月开花,8-9月为结果期。用种子繁殖,苍耳在北方主要危害大豆、玉米、小麦、向日葵、马铃薯等旱作物;在南方主要危害果树。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旱田杂草的防除 下一篇:生物治蝗概述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