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稻秧苗的类型与壮苗标准
移栽的秧苗概括可分为小苗、中苗、大苗三种类型。寒地水稻生育期间短,一般采用中苗和大苗。
中苗叶龄3.1叶-3.5叶,秧龄30-35天,苗高13厘米左右。
大苗叶龄4.1-4.5叶,秧龄35-40天,苗高17厘米左右。
壮苗的形态特征是茎基部宽,根系发达、株高与第一叶高整齐一致,这样的秧苗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
2 秧田的选择与规范化建设
秧田的选择:培育壮秧关键要有良好的育秧土壤环境,秧田应选择地势高爽平坦、土壤肥沃偏酸、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无农药残毒的地块,设置集中的固定高台秧田,做到合理布局。
秧田的规范化建设:秧田内建有机井、晒水池、秧床地、运输道路、排水及引水沟、堆肥场、堆床土场、防风林等基本设施。
育秧棚型的选择:育秧棚型应逐渐取消稻田内小棚平地育秧,由中棚尽快向大棚方向过渡。
3 做好置床配好床土
最好是秋整地、秋作床,可以缓冲春季作业的紧张,并能提高整地做床质量。整地做床方法,按采用的苗床规格,床面高出地面8-10厘米,床间距离40-70厘米,床间设排水沟,固定好床框,浅翻10-15厘米。早春除雪晾地,大中棚3月下旬扣膜,促进土壤化冻,提高地温。每平方米置床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8-10千克,尿素20克、磷酸二胺50克,硫酸钾25克,均匀撒施并耙入置床3-5厘米土层内。整平后压实,防止浇水后下陷不平。
4 育苗床土配制
按3份土、1份腐熟有机肥,均匀拌好过筛。用壮秧剂调酸消毒施肥时,按产品说明书的用量混拌均匀,闷好待用。
5 做好种子处理
晒种:通过晒种可增强种皮的透性和酶的活性,同时还可使种子干燥一致,利于均匀吸水发芽整齐。一般在播种前15天左右,选晴暖天气,晒种2-3天,晒时经常翻动,使种子晾晒均匀。晒种后结合脱芒进行风筛。将风筛选后的种子收存好,防止霜冻。
选种:种子发芽率与种子成熟度有密切关系,成熟度不好的种子比重小,发芽率低;而成熟度好的种子比重大,发芽力强。根据种子成熟度不同比重不同的特点,通过用比重1.13的盐水选种,使种子饱满一致。方法是:用50千克水加12.5千克盐,搅拌溶解均匀,配成1.13比重的溶液,一个新鲜鸡蛋横着浮出水面露出铜钱大为准。取经过风筛选好的种子用比重1.13的盐水选种,每选一次,都要测试调整盐水的比重,以保证选种质量。
种子消毒及浸种:种子消毒是为防止由种子传染的水稻恶苗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等病原菌,浸种是为了使种子吸足水分,以便开始生理活动,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幼芽、幼根供其生长。
方法:选好的种子用清水漂洗1-2次,洗去附着的盐分,装入浸种袋内。按每亩本田用3千克种子,用5-6千克水,加入25%施保克乳油2毫升或35%恶苗灵20克混匀,水温保持11-12℃,浸种消毒6-7天,每日上下翻倒一次。浸好种子的标志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通过颖壳可以看到有腹白和胚部,种胚膨大,米粒易捏断,手捻易碎。
催芽:把浸好种子堆好,浇温水在30-32℃堆温下破胸,在室温22-25℃催芽,根、芽露出1毫米左右,呈"双山"形为准,在阴凉处晾芽6小时以上待播。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