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3-07-24 20:04 作者:李先生
水分是油脂形成的主导因素。灌浆期是油分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水分充足能促使可塑性物质转化为油脂,不利于转化为蛋白质,从而提高了含油率。
成油期气温以21~24℃为宜,昼夜温差保持稳定,不宜过高或过低。在适宜范围内,昼夜温差稍大些对成油过程有利。白天气温高可提高光合强度,增加光合产物;夜间温度低可减少呼吸消耗,增加油分含量。
在地理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高的地区含油率高;海拔相同时,高纬度的地区含油率高。海拔比纬度影响更大些。
同一品种夏播的油葵含油率高于春播的,播种期不同、成油时期的温度不同,含油率也不同。
肥料种类和数量对油分形成有直接影响。磷是糖类转化为油脂的中间产物,增施磷肥可提高种子含油率。开花授粉时,缺磷对油分形成不利。
种植密度和含油率有一定关系,适当密植可提高含油率。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