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的内渗性指的是什么?" alt="杀虫剂的内渗性指的是什么?">
杀虫剂的内渗性指的是什么?" alt="杀虫剂的内渗性指的是什么?"> 一般具有触杀作用的
杀虫剂,主是通过害虫体表进入体内,因此害虫的体壁结构特点影响触杀剂作用的发挥。而害虫体壁上表皮中所含有的蜡质及脂类化合物与水没有亲和性,所以昆虫表皮通常不会被水湿润,当
杀虫剂稀释使用后喷洒到虫体上,药液会积集成球状而从虫体表面滚落流失。而像介壳虫等体表有较厚的蜡质,药液更不容易湿润,触杀剂就会失去自身的杀虫威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
农药本身的成份因素外,
农药助剂和剂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因素。这也许是为什么相同成份的
农药,不同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制剂杀虫效果不同的原因所在。因而,乳油、微乳剂、水乳剂中的乳化剂质量是提高
杀虫剂的效果关键所在,另外,黏着剂、润湿剂、增效剂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在考虑触杀剂的作用时,还应考虑
农药的内渗作用。了解这个作用,对运用
杀虫剂有重要的意义。像有机磷类
农药,除部分具有内吸性作用外,其他的都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但多数都有良好的内渗作用,可提高
农药粒子到达虫体表面后能快速渗入昆虫体内,如
辛硫磷和
毒死蜱进行复配的制剂,具有很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可广泛用于防治蛾蝶类幼虫等咀嚼式口器害虫。而拟除虫菊酯类
杀虫剂大多没有内吸性,触杀与胃毒是主要的作用方式,并具有良好的内渗性,所以其杀虫也是很广谱,比如高效
氯氟氰菊酯等可用于防治叶甲类、蛾蝶类幼虫等害虫。
另外,内渗性的作用还有一个主要优势,可利用
杀虫剂的这种特点,用来防治一些禾本科上的一些钻蛀性害虫,可考虑具有好的内渗性的
杀虫剂,但不一定是内吸性好的
杀虫剂。其实,许多
杀虫剂都具有多种杀虫作用机制,只是要了解它们更突出哪些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