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细菌性穿孔病是危害葡萄种植业的主要病害之一,它对于植株的危害大,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使葡萄产量降低,严重的话更是会导致植株死亡。那么葡萄会什么会得细菌性穿孔病,又该怎么进行防治?下面耕种帮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下葡萄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病条件以及防治方法。
葡萄 葡萄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同时也可以侵害枝条。被危害的叶片在发病初期会出现水渍状绿色小点,随着病情的蔓延会形成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病斑,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干枯后,病部和健康部位组织交界处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后会形成穿孔。 二、葡萄细菌性穿孔病发病条件 病源菌在枝条病组织内越冬,在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时,枝条病组织释放出大量细菌,借助风雨、露滴、雾珠或昆虫传播,会从叶片的气孔、枝条的皮孔侵入;病菌潜伏期大约为4-20天,但因为气温高低和树势强弱而不同;该病在降雨频繁、多雾和温暖阴湿的天气下发病严重,干旱少雨的地方则发病轻;树势衰弱、通风排水不良、偏施
氮肥以及红蜘蛛为害猖獗时发病较重。 三、葡萄细菌性穿孔病防治方法 综合防治:冬季做修剪工作,清除病枝、枯枝、落叶、落果及枯草等,并将这些枝叶集中带出园外焚烧或者掩埋,消灭越冬病源;开沟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加强通风透光;增施有机
肥料,避免偏施
氮肥,增强抗病能力。
葡萄 药剂防治:冬季修剪后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萌芽前喷波美1-3度石硫合剂或1:1:100
波尔多液防治,当然也可以使用晶体石硫合剂也有同样的效果;展叶后可喷雾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硫酸锌石灰液,防治时可以交替使用;对于发病严重的果园,则可增用1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防治。 新建的葡萄园要避免与李、杏、夏黑葡萄等其它核果类果树混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