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暗垄沟”灌溉技术

2016-9-29 05:28|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4| 评论: 0

农业种植技术 

     暗垄沟灌溉是一种类似于渗灌的经初步试验证明简便易行的地下灌溉技术,即利用作物根坯楦衬垄沟(称作暗垄沟)进行地下灌溉,可供实际应用时参考。

  楦衬垄沟就是将灌溉垄沟置于地下,然后用高秆作物(如玉米根、高粱根、向日葵根等)的根坯为材料,进行培土覆盖楦衬,形成暗垄沟,并保持暗垄沟过水通畅。

  一、暗垄沟的技术要求

  1.暗垄沟的深度、宽度垄沟的深度一般要求在0.4米~0.5米,宽度以便于施工挖掘为宜,一般要求0.2米左右。

  2.暗垄沟的间距一般情况下,采用1米~2米间距即可,但由于土壤质地性状各地差异较大,垄沟的间距严格应通过现场试验找出土壤的浸润宽度,依照土壤的浸润宽度确定适宜的垄沟间距,即垄沟的间距随土壤颗粒组成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轻壤土的间距可取1米~2米,间距过大时两条暗垄沟之间土壤的水分不足,间距过窄挖沟工作量加大、费工。

  为了提高地下灌溉的浸润均匀度,可在楦衬垄沟之前用专门工具在农田地块中划深而窄的线沟,线沟的方向应垂直暗垄沟,这样当暗垄沟通水时,水就会流进线沟中,向地块中心渗透,提高灌水效率。

  3.暗垄沟的长度在一定面积的地块内,暗垄沟的设置长度随间距的不同而不同,如每公顷田地的垄沟间距为1米时,垄沟的总长度要求为10km左右;垄沟间距为2米时,垄沟的总

农业种植技术 
长度要求为5km左右。

  二、暗垄沟的建造(施工)步骤

  1.挖根坯收割高秆作物时,从田地面算起留20厘米左右的地上茎,在高秆作物的地上茎以外15厘米左右插锨或用其它工具,锨入土深约15厘米左右,将带泥土的根挖出,带泥土的根是一块大土疙瘩,其状如土坯,简称为根坯。将根坯运至适当的地点待用。

  由于各地作物种植密度不同,单位面积地块的高秆作物根坯量也有所不同,如玉米的种植密度,从每公顷的2.55万~6.0万株不等,如果平均按3.0万株/公顷计,一株玉米根挖成一个15厘米~20厘米见方的根坯,则每公顷田园块内的玉米根坯累加宽度可达4500米6000米。这样楦衬的垄沟间距为1米时,1公顷田地的玉米根坯可楦衬0.5公顷田地所需的暗垄沟;间距为2米时,1公顷田地的玉米根坯可楦衬0.5公顷田地所需的暗垄沟。

  2.挖沟挖钩时,条件差的地方可以全部用铁锨挖,也可以用犁先开一道浅沟,再用锨将浅沟挖至要求的深度、宽度。条件好的地方可用开沟铺管机挖沟,提高挖沟效率。

  3.楦垄沟将根坯是茎的一端插到沟底,让土疙瘩朝天,根坯插到沟内,状如蘑菇。根坯一棵紧靠一棵摆满全沟。

  4.回填土将挖沟时的出土回填到根坯层之上,并与地面齐平。这样一条楦衬垄沟(暗垄沟)就建成了。

  三、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地下灌溉技术在一些地区进行了冬小麦田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暗垄沟通水状况良好,尚未发现沟塌陷现象,且经济效果明显。

  1.增产在同样的灌水次数至相同的土壤湿润程度时(灌水定额不同),冬小麦试验区与对照的畦灌区的小麦均长势良好,但试验区冬小麦的单产比对照畦灌区冬小麦单产增加1倍以上,试验区冬小麦产量平均超过0.75吨/公顷。

  2.节水小麦返青、孕穗两次灌水,20天后试验区和对照畦灌区的处理土壤水分趋近一致各自大致的灌水定额:试验区垄沟间距1米时为367.5立方米/公顷,垄沟间距2米时为450立方米/公顷;而对照的畦灌区为750立方米/公顷,节水40%~50%。如全生长期灌水3次,每公顷可节水900立方米~1200立方米。

  3.节省投资暗垄沟与暗管相比,*性投资暗垄沟可节省90%;与地面灌溉相比,暗垄沟虽增加了劳务费用,但增产、节水所带来的效益明显高出所需的劳务费用,产出大于投入。

上一篇:多孔式微喷带田间灌溉技术
暗垄沟灌溉是一种类似于渗灌的经初步试验证明简便易行的地下灌溉技术,即利用作物根坯楦衬垄沟(称作暗垄沟)进行地下灌溉,可供实际应用时参考。  楦衬垄沟就是将灌溉垄沟置于地下,然后用高秆作物(如玉米根、高粱根、向日葵根等)的根坯为材料,进行培土覆盖楦衬, ...
下一篇:中季稻田科学灌溉技术
暗垄沟灌溉是一种类似于渗灌的经初步试验证明简便易行的地下灌溉技术,即利用作物根坯楦衬垄沟(称作暗垄沟)进行地下灌溉,可供实际应用时参考。  楦衬垄沟就是将灌溉垄沟置于地下,然后用高秆作物(如玉米根、高粱根、向日葵根等)的根坯为材料,进行培土覆盖楦衬,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耕种帮种植网|茶叶知识|养鱼技术|肥料价格|农药价格|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4-20 21:48 , Processed in 2.9922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