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6 01:16 作者:李先生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危害茎基部的维管束。病原菌在维管束内繁殖扩散,通过堵塞维管束导管和分泌有毒物质毒害寄主细胞,破坏寄主正常的吸收和传输功能,阻碍养分和水分的运输。该病常发生在开花结果后。发病初期,植株的中下部叶片或一侧叶片褪色,中午枯萎下垂,早晚恢复。之后萎蔫的叶子不断增多。*之后全株死亡,主蔓基部侧形成一条长长的凹形病斑。湿度高时,病茎纵向开裂,其上产生白色至粉红色的霉层(致病菌丝和分生孢子)。解剖病株茎基部后,可见维管束呈褐色,有时可从病株部分溢出少许琥珀色胶体。这种疾病的外部症状与流行性疾病相似,所有患病植物都枯萎。区别在于:发病植株的茎、卷须维管束不变色,仅茎节表面变为褐色,损伤果实,引起果实腐烂;但枯萎病不侵染果实,内部维管束变成褐色。
黄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在自然条件下只侵染黄瓜和甜瓜,不侵染西瓜、葫芦、南瓜和丝瓜。用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和肥料中越冬。当条件适宜时,会形成初侵染,在发病部位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水、雨、土传播,从根伤口侵入,再侵染。通常,地下部分在当年很少再感染。适宜的土壤温度为20-23℃,15℃以下或35℃以上病害均有抑制作用。连作或施用未完全腐熟的堆肥,或地势低洼,土壤厚重,植物根系发育不良,或天气湿热,导致病害严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
应采取农业措施预防枯萎病。(1)与3年以上非瓜类蔬菜实行轮作,*水旱轮作。以南瓜为砧木的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