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因人为创造了增温、保温条件,避过了灾害性气候,加速了蔬菜生育进程,可使蔬菜早熟、高产。但由于蔬菜生产周期加快,一般需肥量比露地蔬菜要高50%以上。随着投肥量的增加,在施肥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一次施肥量过大,使土壤溶液浓度增大,蔬菜出现伤根、滞长;二是偏施
化肥,特别是
氮肥和
磷肥,造成蔬菜营养比例失调;三是在低温时追施
尿素和碳铵,难以使
肥料向硝酸态转化,蔬菜被迫吸收大量的铵态氮,发生铵中毒危害;四是浅施或撒施
尿素和碳铵,导致氨气挥发而使蔬菜茎叶中毒受害。为了提高棚栽蔬菜在生育阶段的施肥水平,在技术环节上应注意:
一、调控
基肥追肥。为了防止一次投肥量过大,应做到施足
基肥,适时追肥。一般
基肥比例应占总投肥量的60%,其中
磷肥由于分解慢,追肥量可提高到70%。氮与钾的追肥量宜为 40%。优质
农家肥、厩肥每亩不宜超过5000公斤。优质有机
复合肥每亩一般75公斤,不宜超过100公斤。
二、增施有机肥。有机
肥料既可改良土壤,提高保肥保水能力,又可使
肥料逐步释放,还可调节平衡土壤的酸碱度。除施用农家堆肥外,还应大力提倡施用生物有机肥和活性有机肥。这些有机
复合肥,一可供应大量元素
肥料,二可供应多种微量元素,三可增补有机质改良土壤,四可抑制土壤中部分病虫发生危害,五可避免土壤集中供肥发生肥害。
三、禁止浅层追肥。大棚蔬菜由于密闭程度较好,浅层施肥或撒施
肥料,极易使
肥料挥发,既降低肥效又易产生氨气危害。追肥进,应穴施或条施,深度5-6厘米,并与蔬菜根系保持8-10厘米的距离。
四、适温追施
氮肥。
氮肥特别是
尿素和碳铵只有在转化为硝酸态氮时才易被蔬菜吸收,当棚内温度低于15度时,硝化细菌的活动将受到抑制。因此耕种帮建议追施
氮肥应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进行,过早过迟由于温度低而降低追肥效果,提倡用0.5%-1%浓度的
尿素溶液于15OC以上时根外追肥。(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