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氨基酸是提高大米品质的关键

2016-7-12 06:33|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7| 评论: 0

农业种植技术 
    氨基酸是提高大米品质的关键

    大家知道,作物品质的好坏,主要是由作物自身氨基酸含量的多少而定的。因此,若要生产出品质优异的作物,其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在作物生长期间,能够及时、到位地追施富含蛋白质的有机合成肥料。根据日本山形县一位农民长期从事水稻种植的体会,总结出一套非常实用的施肥管理措施。他认为,大米品质的优劣是与其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这两种物质含量的多寡有关的。

     1.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由来   现已分析查明,构成蛋白质的α-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在与口味相关的氨基酸类中,主要取决于谷氨酸与天冬氨酸等含量的高低。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从一些加工食品中获得这类有机成分。例如,在某些海产品里,像蒸煮的海带液体中就含有略带咸味的谷氨酸盐成分。再有,如天冬氨酸多含于一些植物根茎内,像石刁柏(芦笋)、甜菜根茎和马铃薯等都含有一定量游离状态的天冬氨酸,还起着植株新陈代谢的生理功 能。但是,若想提高大米中氨基酸类物质的含量却不是件易事。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即把多种有机肥和无 机肥混合施用。这种方法合成的有机肥料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释放(出现有速效性与缓效性肥料的区别),被水稻吸收,在植株体内合成氨基酸类物质。因此,根据这一植物生理现象,就能够配制出“有机合成肥料”,再实行“集中追施”措施。

    2.气候、土质影响植株的氮肥吸收   在纬度较高的北部山区,由于自然温度较低,土壤中的腐殖质不易分解,营养成分难以被水稻吸收。如果按1,000平方米种植面积计算,能够被植株吸收的氮肥一般为8.5-9kg。然而,从插秧到幼穗形成期间(即抽穗期前后25天内)因气温较低,根系吸收能力较弱,腐殖质分解缓慢。经测算,此时植株的氮肥吸收量仅为全期的40%,约为3.5kg。当然,随着气温的上升,在水稻生长中后期,氮肥吸收量为60%,约为5.5kg。

     3.提高地力,合理追施有机合成肥,实现750kg的目标   为了实现每1,000平方米2750kg的丰产计划,土壤中还原出来的氮肥量是关键。据测算,在幼穗形成期,一般在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氮肥吸收量需达到7.5kg,后期达到8.5kg才行。这样减去氮肥在土壤中的损失,前、后两期合计需要补充7kg氮肥才能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追施的有机合成肥主要成分是作物秸秆、谷糠、豆渣、菜籽饼和马厩肥等,同时还要添加一定量促进有机肥分解的硫酸铵化肥。在当年秋季,可施用上述混合而成的有机肥25kg和硫酸铵10kg。经测算,这种合成肥料可分解产生6kg氮肥,其中能被吸收的氮肥量为3.5kg左右。春耕来临后可将1.5t的马厩肥、20kg豆渣和75kg菜籽饼肥合撒施田间。据测试结果,这种缓效性施肥方式可产生3.5kg氮肥。因此,水稻全年能吸收的氮肥合计为7kg。缓效性氮肥的肥效是在灌水、排水等大田管理过程中被氧化还原的,并在光合作用下,逐渐被植株吸收。采用这种集中施肥法,即使在不另追施早期穗肥或是成熟期穗肥情况下,也能够丰产增收。

    4.集中追施合成有机肥的优点   本文以“越光”为例。该施肥方法对水稻品种“越光”非常有效。“越光”是一种茎秆较长的品种,收获期间如遇到异常天气,较易发生倒伏现象。但是,该农民自从采用这种集中施肥方法后,发现水稻植株节变短,茎秆变粗,成穗加长,可以说这种有机肥是一种抗倒伏“防止剂”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改变以往的施肥措施,采用这种方式,既能节约劳力,降低大米生产成本,提高其品 质,同时,还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垃圾,保持生态环境的开发与养护的平衡,有效地防止了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完全符合可持续集约化环境保护型农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广大水稻种植专业户是否可以从中学习和体会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大家不妨根据自家耕地的情况,试一试这种集中追施有机合成肥的措施。

    上一篇:土传病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氨基酸是提高大米品质的关键 大家知道,作物品质的好坏,主要是由作物自身氨基酸含量的多少而定的。因此,若要生产出品质优异的作物,其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在作物生长期间,能够及时、到位地追施富含蛋白质的有机合成肥料。根据日本山形县一位农民长期从事水稻种植的体 ...
    下一篇:根据农作物特点及土壤性质选购化肥
    氨基酸是提高大米品质的关键 大家知道,作物品质的好坏,主要是由作物自身氨基酸含量的多少而定的。因此,若要生产出品质优异的作物,其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在作物生长期间,能够及时、到位地追施富含蛋白质的有机合成肥料。根据日本山形县一位农民长期从事水稻种植的体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耕种帮种植网|茶叶知识|养鱼技术|肥料价格|农药价格|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4-27 21:03 , Processed in 0.7940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