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地小麦由于播后雨水较充足、适宜、气温较高,大多麦苗长势较好,一、二类苗比例高,麦苗比前几年同期长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如早播麦呈旺长趋势、迟播麦生长量小、分蘖少,大多麦田密度高、病害隐患大,杂草基数大、种类多,除草难度大等。根据实践,现将小麦高产分类春管新技术简述如下。一是控旺防倒。对播种早、长势旺的麦田应在返青期,即2月中下旬到3月上旬,结合防治病害用
烯效唑、助壮素、
多效唑、壮丰胺等及其复配剂进行喷雾化控,控上促下、降低株高、促茎秆粗壮、促旺转壮、防倒防冻等;二是促弱转壮。对播种迟、分蘖少、长势差、苗细苗弱的麦田,2月中、下旬,可趁雨雪天气,或灌溉时亩追施
尿素12-14公斤+磷酸二胺10-12公斤(或45%三元
复合肥15-18公斤),若遇干旱,无法施肥时,也可用强力生根壮苗剂,胺鲜脂、芸苔素、腐殖酸、
磷酸二氢钾等及其复配剂兑水喷雾,视麦苗长势可连喷2-3次,或双管齐下,即撒施
肥料与根外追肥两项措施一起进行,以促弱转壮,促小麦早生快发、加快生长,及早搭起高产架子;三是及早防病。因今年雨水较多、气温较高,感病品种面积大,麦田播种量大、密度高,田间小气候湿度大、温度高,非常适宜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发生和流行,因此应及早抓好病害预防,预防小麦病害可结合化控防倒,或根外追肥,或防治虫害及时进行,以省工节本;防病时间应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麦苗长势旺的应早防、长势差的可适当推迟防治,防病用药可用井岗霉素、福美双、
戊唑醇、醚菌脂、
三唑酮、噻呋酰胺等;防病应加大用药量、用水量,一般应喷两桶水,并提倡防2-3次,隔5-7天喷一次;确保将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狠抓化除。近年麦田杂草发生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大、基数大、种类多;同时由于气候原因,去年小麦播种普通推迟,大多麦田秋季都未进行化除;因此今年春季麦田杂草化除难度大。要求应抢冷尾暖头,抢早、抢草小进行化除,禾本科杂草应用炔草脂+氟唑磺隆+
异丙隆进行化除,要抢在杂草4叶1心前进行化除;另用甲基二磺隆化除时要注意用量,同时在温度低时,不能化除,以防产生药害;阔叶杂草可用
苯磺隆(或
苄嘧磺隆)+双氟磺草胺十二甲四氯(或氯氟吡氧乙酸);小麦拔节前可用二甲四氯、拔节后应用氯氟吡氧乙酸进行化除。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麦田,可将以上两个配方兑在一起喷雾,以省工节本、相互增效;另若杂草多时(如有时麦田全部是杂草,几乎看不到麦苗),应视情况,确保在小麦安全生长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大用药量和喷水量,一亩地可喷两桶水,确保喷匀、喷透,将麦田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