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优质啤大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7-07-06 11:50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措施直接影响啤大麦单产的高低和品质,也是啤大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根据我县现有推广的啤大麦新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要求,结合我地啤大麦主推区的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和生产实际,为充分发挥啤大麦良种的增产潜力,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在栽培管理上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积极推广优质啤大麦良种、进行合理布局  选择适宜于本地栽培的高产、优质、耐寒、早熟、抗病品种:“S500号”、“83055”、“83023”、“如东7号”和“秀麦3号”。并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布局。沙溪、金华坝区应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啤大麦良种“S500号”和“秀麦3号”。相对冷凉的羊岑、上兰和马登镇等地则宜推广“83055”、“83023”、“如东7号”和“秀麦3号”等品种。  二、严格种子处理  选用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播种前要进行充分晒种、扬净,以提高种子发芽力,并用“粉锈宁”按种子重量的千分之三拌种,防止种子带菌病害的传播危害。  三、抢抓节令、适时播种  根据生产经验,啤大麦主推区最佳播期为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为宜。相对冷凉的山区和地麦类区,可适当提早至十月中、下旬,抓住雨季尚未结束,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抢墒播种。在此播期内播种,能让大麦各生育期都处于有利的光温条件,生长健壮、穗足、穗大、粒多、粒重、丰产丰收。否则过早播种,则易受低温、霜冻危害,产量损失大;过迟播种,则年前生长量不足,营养物质积累少,群体过小,抗逆性差,穗小、粒少,成熟期推迟。  四、精细耕作,规范种植  要掌握好土壤的宜耕期及时耕翻平整好土地,实行精耕细作,拉线开墒,力求做到墒平、土细、沟直底平,保证排灌畅通,为大麦创造良好的土、肥、气、热调匀的土壤条件,保证苗齐、全、匀、壮,促根系生长,为壮苗、壮株、增强抗逆性奠定基础。一般种植规格:七尺开墒、六尺墒面,条、点播。  五、科学施肥,经济用水  增施有基肥和氮、磷、钾肥料。要求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1500公斤,磷肥(普钙)20—25公斤,钾肥10公斤作基肥;种肥施尿素10公斤;分蘖肥根据苗情酌施,亩用尿素8—10公斤;拨节肥亩用尿素15—20公斤。并结合生育进程,灌好“出苗、分蘖、拨节、抽穗、灌浆”等五水,促苗全、齐、匀、壮,控中期旺长、壮杆、壮穗,保后期清秀老健,防早衰或贪青晚熟。  六、合理密植,促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  啤大麦穗粒数少,要以穗多取胜,穗多夺高产,群体起点要求较高。各地应根据大麦品种千粒重、整地质量和肥力,确定适宜的播种量。一般亩播种量“S500号”、“秀麦3号”以20—25公斤为宜。“如东7号”、“83055”、“83203”、以25—30公斤为宜。个别田块土壤过分粘重,整地质量较差的可适当增加播种量。基本苗要求在20—25万苗左右,有效穗在70—80万穗,确保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  七、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  现有推广的啤大麦优良品种抗病性强,一般较少发病,但整个生育期要勤检查,及时做好蚜虫防治工作。防治指标:蚜虫发生率达15—20%,单株蚜量达5头以上时,用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杂草:采用除草剂“绿麦隆”400克/亩,于播种后杂草处在一叶一心期,兑水于全田喷施。大麦封行后,杂草在群体较大的情况下较少发生危害,若有少量杂草发生,可采用人工除草,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把病、虫、草害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八、适时收获、丰产丰收质优  啤大麦在腊熟末期至完熟期收获,籽粒外观品质好,色泽鲜亮,有清香味,且酿造品质佳。应抓好适期收获工作,达到九黄十收,丰产质优的目的。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颖壳张开啥原因 水稻不灌浆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种植黑花生应该如何施肥?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