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稻瘟病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2017-06-27 18:41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水稻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是一种通过气流传播的真菌性流行性病害,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具有为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和症状多样性等特点,在水稻整个生育阶段都可发生,按发生部位和表现的症状可以分为苗瘟、叶瘟、叶节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病害流行年一般减产10%-20%,重者减产达40-50%,局部病害发生严重的田块甚至绝收。发病原因:1.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稻瘟病重发的首要因素。阴雨连绵、日照不足、适温高温气候条件最易引起稻瘟病流行。尤其是地膜育秧和温室大棚育秧,若种子带菌、消毒不严,极易引起秧田苗瘟发生。若破口抽穗期若遇上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条件,穗颈瘟极易暴发。2.易感品种种植面积增大是稻瘟病重发的内在因素。一些常规稻老品种和以前抗性较好的品种种植多年后其抗性也会下降,加之水稻种植主要是大户种植,其选择品种时优质比高产更看重,为降低种子成本及缓和生产季节矛盾,常规稻连片种植面积增加。3.忽视病害预防。一般除常规的种子消毒外(甚至消毒不严),易感生育期药剂预防采取得少。4.水肥管理措施不当。氮肥施用过多、过迟,禾苗贪青徒长,最易发病;长期深灌或冷水灌溉,影响根系吸收能力,在易感病期晒田过度,特别是抽穗期田土干裂,常使病情加重。防控措施:1.选育和合理利用抗病品种。老发病区及上年发病区要避开易感品种种植,淘汰或慎用高感品种。2.减少菌源。处理病稻草,实行种子消毒。3.抓好肥水管理,提高水稻抗病力。适施氮肥,增施磷钾。科学管水,浅水勤灌,湿润灌溉,适时放水晒田,一般保水回青后,应在分蘖期浅灌,够苗后排水晒田,复水后保持干干湿湿,可控制田间小气候,促进根系纵深生长,增加吸收营养,增强抗病性。4.早治叶瘟,狠治穗瘟。秧田期打好送嫁药。分蘖期结合一代二化螟防治进行药剂预防,破口至齐穗期预防特别关键。药剂选择75%以上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以上的稻瘟灵可湿性粉剂或乳油、30%己唑·稻瘟灵乳油等。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瘠薄地施肥对向日葵的作用 下一篇:玉米受雹灾后的管理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