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拔节前后查治纹枯病

2017-05-31 11:47 作者:李先生  

纹枯病是我省小麦上的常发性病害,可导致病株茎蘖死亡,或造成麦株养分与水分运输受阻,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及小麦群体增大,纹枯病病情上升快,在小麦拔节前后应注意查治纹枯病。麦苗受纹枯病危害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出现褐色斑点,之后病斑逐渐扩大,呈梭形或眼点状不规则形,颜色变深,并向内发展蔓延,造成基部茎节腐烂。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梭形病斑联合呈云纹状,中间淡黄褐色,周围有明显的棕褐色环线,病斑可沿叶鞘向上部扩展,直至剑叶,形成黄褐色花秆。条件适宜时病斑还可以向内发展深入茎秆,导致烂茎,造成倒伏、枯孕穗或枯白穗。病株中下部叶鞘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状丝,缠结成团,最后可以形成大量散生的、近球形的褐色颗粒(菌核)。导致小麦纹枯病发生严重的原因较多,如冬季气温偏高、春季阴雨天多,品种感病,播种偏早,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田间群体过大,麦苗素质差等。

防治小麦纹枯病,一方面要加强田间管理,充分运用清沟理墒、防除杂草、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强麦株抗逆能力,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另一方面要科学开展化学防治工作。小麦拔节前后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关键时期,应注意检查田间发病情况,对病株率达10%左右的田块及时用药防治。适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的药有井冈霉素、噻呋酰胺、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三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甲·丙环唑等。注意加大水量泼浇或粗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少于45公斤,对准麦苗基部施药,确保药液淋到基部发病部位,提高防治效果。对重发田块,在第一次防治结束后7~10天再防治一次。用戊唑醇等三唑类药防治小麦纹枯病,对小麦根腐病也有一定的兼治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紫薇绒蚧大防治方法 下一篇:红枫天牛的发生与危害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