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斑枯病主要侵染叶片,叶片上的病斑呈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直径2~5毫米不等,初呈暗绿色,后渐变为紫红色,中部褪为灰白色至白色。
两种均可引起豇豆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本病在我国多数虹豆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温暖高湿的年份常造成严重危害。主要侵染叶片,叶片上的病斑呈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直径2~5毫米不等,初呈暗绿色,后渐变为紫红色,中部褪为灰白色至白色。病斑数量多时,数个病斑融合为斑块,致叶片早枯。后期病斑正面与背面可见针尖状小黑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菌均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春季当气候条件适合时,由菌丝体形成分生孢子,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叶片发病后,在病部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病菌借雨水溅射传播蔓延。温暖高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
①农业措施清洁菜园,及时收集病残物并烧毁。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10天左右1次,连续喷2~3次,注意喷匀喷足。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豇豆斑枯病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豇豆斑枯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