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麦冬的种植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2017-4-13 11:00|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7| 评论: 0

  

  

   花卉药材植物千百种,麦冬不仅是观赏性的花卉,还是一种药材植物。现在我们分享一下麦冬花的种植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麦冬?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aon jaPonicus)的干燥块根,又名麦门冬,具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之功能。主产浙江、四川、福建、江苏、安徽等省亦有栽培。麦冬还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4厘米~30厘米。根茎细长,匍匐有节,节上有白色鳞片,须根多且较坚韧,微黄色,先端或中部常膨大为肉质块根,呈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叶丛生,狭线形,先端尖,基部绿白色并稍扩大。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比叶短;总状花序,每苞片内着生1~3朵花,花被6,淡紫色,偶有白色,小型;雄蕊6;雌蕊1,子房半下位,3室。浆果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种子1粒,球形,蓝绿色或黄褐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二、麦冬的栽培技术要点

   1、土壤

   选地、整地 宜选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沙质壤土种植,积水低洼地不宜种植,忌连作,前茬以豆科植物如蚕豆、黄花苜蓿和麦类为好。每 1000平方米施农家肥 6 000公斤,配施 150公斤过磷酸钙和150公斤腐熟饼肥作基肥,深耕25厘米,整细耙平,作为1.5米宽的平畦。

   2、温度

   麦冬喜温暖湿润、较荫蔽的环境。耐寒,忌强光和高温。7月见花时,地下块根开始形成,9~10月为发根盛期,11月为块根膨大期,2月底气温回升后,块根膨大加快。

   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5C左右低温经2~3个月能打破休眠而正常发芽。种子寿命为1年。

   3.繁殖方法 以小丛分株繁殖。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栽种,结合收获,边收,边选,边栽。选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高产壮苗,剪去块根和须根,以及叶尖和老根茎,拍松茎基部,使其分成单株,剪去残留的老茎节,以基部断面出现白色放射状花心(俗称菊花心),叶片不开散为度。按行25厘米~30厘米,穴距20厘米~25厘米开穴,穴深5厘米~6厘米,每穴栽苗8~10株,苗基部应对齐,垂直种下,然后两边用土踏紧,做到地平苗正,及时浇水。每 1000平方米需种苗 1000公斤左右。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一般每年进行3~4次,宜晴天进行,经常除草,同时防止土壤板结。

   (2)追肥:麦冬生长季长,需肥量大,一般每年5月开始,结合松土追肥3~4次,肥种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少量复合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以利块根膨大。

   (3)排灌:栽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7~8月,可用灌水降温保根,但不宜积水,故灌木和雨后应及时排水。

   四、病虫害防治

   (1)黑斑病:4月中旬始发,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参见浙贝母。

   (2)根结线虫病: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参见丹参。

   虫害主要有蝼蛄、地老虎、蛴螬等。

   五、采收与加工

   麦冬各地收获年限不同,江、浙一带栽后2~3年收获。一般于4月下旬选晴天,用铁耙将块根挖起,切下块根,置箩中用水洗净,然后再翻晒3~5天,如此反复多次,至七八成干时剪去须根,再晒至全干。也可边晒边搓,直至晒干搓尽须根为止。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五色梅怎么养,五色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花卉药材植物千百种,麦冬不仅是观赏性的花卉,还是一种药材植物。现在我们分享一下麦冬花的种植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麦冬?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aon jaPonicus)的干燥块根,又名麦门冬,具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之功能。主产 ...
下一篇:五色梅有毒吗?五色梅适合放在家里养吗?
       花卉药材植物千百种,麦冬不仅是观赏性的花卉,还是一种药材植物。现在我们分享一下麦冬花的种植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麦冬?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aon jaPonicus)的干燥块根,又名麦门冬,具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之功能。主产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耕种帮种植网|茶叶知识|养鱼技术|肥料价格|农药价格|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4-27 19:45 , Processed in 1.2415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