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

2017-04-02 06:51 作者:李先生  

  

  稻田种蘑菇,把握四大关键技术环节。

  一、材料准备

  栽培1亩蘑菇,需备足稻草1250公斤、牛粪1750公斤、油枯25公斤、玉米面20公斤、尿素5公斤、复合肥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发酵粉15公斤、石灰20公斤,堆放在一起待发酵。

  二、堆料时间

  一般以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为宜,前期堆料,以麦草为主,后期以稻草为主。稻、麦杂草混合效果更好。

  发酵要求

  发酵的目的是使粪草料发酵后,能达到蘑菇菌丝正常生长的营养要求。

  发酵堆形及规格:按每分面积计算,应建堆宽7尺、高5尺、长6尺的堆形,长度也可随面积和用料增加按比例加长,但宽、高不变

  建堆方法:根据面积用料量确定堆长后,开始铺层料,厚5~6寸,泼少量粪水,撒一层石灰、发酵粉,按此方法以此类推,并按下层少泼,上顶层多泼的方法,分层增加粪水,一般堆高为8—10层,堆起后堆面成瓦背形。第二天早上观察堆面冒水蒸气雾为水分正常。

  为了加快发酵,可用草帘或薄膜把堆子四周覆盖,但顶端要留透气洞,脚边留5寸高不围。

  三、定时翻堆

  为促使培养料堆上、下、内、外发酵均匀一致,一般翻堆的间隔时间为麦草6、5、4天,谷草为5、4、3天。

  翻堆方法:从料的侧面将面上的生粪草料勾在一起,把里面的熟料用来铺底和垒边。然后再把生料填在中间,根据料干湿补充水分,翻堆补水时,只泼干料,不泼湿料,达到干湿均匀。要分层加完应施的油枯、玉米面、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如只有石灰、发酵粉则需在建堆、翻料时分三次用完。

  翻堆要示:翻次堆长可适当缩短,高度不变;翻第二次高度降低,堆长增加;第三次翻堆可根据料的腐熟程度加大或缩小堆形。

  培养料标准:通过翻堆发酵应使培养料的腐熟度达到90%以上,料成棕褐色或咖啡色,并有较浓的草香甜味,水分以手捏见湿不见水为宜。若发酵熟度不够,应多翻一次,增加发酵时间。

  四、合理栽培

  选田做厢:选向阳滤水肥沃的夹沙田较好,提前排水,翻耕整平后(可免耕)按厢宽2.4~2.6尺,人行道2尺打线划厢。注意选田不能选上年种过蘑菇的田。

  铺料:将发酵好的培养料抖散铺入栽培厢面,用手扒平稍压,要求料厚度5寸左右。若料水份过大应反复翻晒,排除多余水份、异味,再铺料上厢。

  播种:播种时间应以阴天或晴天早、晚为宜,按厢面长度计划好用种量,待培养料冷却后,均匀撒在料面上。

  覆土:播种后,将预留人行道湿润的表层土用锄头挖松打碎,及时轻轻地盖在料面菌种上,一次性盖土厚度要求1.5~2寸较合适。

  盖帘发菌:草帘主要起保温、保湿、遮光、又能透气的作用。所以覆土后要尽快将湿润的厢面盖住,有利于发菌,每厢用两铺草帘遮住整个厢面及周边。草头朝厢中间,草尖朝厢边,顺厢盖上去,成瓦背形,下雨上面加盖薄膜,有利水流向人行道,保护菌丝。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栽培果桑的技术 下一篇:蘑菇出菇期巧管理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