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棉花适宜密度的掌握技巧

2017-03-31 00:54 作者:李先生  

  

   棉花播种的密度要掌握好,才能保证在生长的时候不受影响,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棉花个体和群体是否能协调均衡发展,还关系到对不同气候的适应程度。所以这是棉花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在播种之前就要设计好,以做到全年主动管理棉花。

  通过多年份和多地、多点调查发现:北方棉区容易实现棉花高产稳产的密度是每亩2500~3000株。按每株结优质铃(每铃棉籽至少24粒)18~22个计算,亩优质铃为5万到5.5万个。可保证棉花亩产子棉稳定在275~300公斤。

  按理论计算,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50厘米(平均行距70厘米)、株距33.3厘米,密度应是2860株。所以一般中等地力,可以这样设计。

  如果地力过壮或过弱,则可突破这个密度范围。壮地单株结铃多,可适当少留苗;弱地单株结铃少,要适当多留苗,加大群体,不减少亩结铃数。所以具体到每户和每块棉田密度应是不同的。播种时每条地都进行调整,壮地适当加宽行距,弱地适当缩小行距,达到密度与地力的适应。

  当前在棉花生产上,关于密度有两种非主流倾向。

  一种倾向稀植。强调品种好、地力壮,把密度定在2000~2200株之间。这种密度遇低温或干旱年份很难高产。如果只有2000株,必须要求单株结优质铃25个以上,才能实现亩5万铃的要求,这是很难达到的。有人怕增加密度会造成棉株旺长,这可用缩节胺控制。

  另一种倾向密植。强调地弱,棉棵长不起来,把行距缩小到60厘米左右,株距缩小到20厘米左右,每亩5000多株。如河北邱县、威县不少棉田。在这种情况下,棉株地上和地下环境都拥挤不堪,难以发挥个体生产潜力,终也难高产。

  以上适宜密度是相对而言的,只能说比较适应当前北方棉区多数棉田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实现高产稳产机率大一些;其它管理技术也都对产量有影响,应该是:“稀植稀管,密植密管。”随着对化控技术的熟练掌握,适宜密度还有上调空间。2010年国欣繁种农场亩产名的王重合场长,平均行距为71.5厘米、株距30.1厘米,每亩3097株,单株平均优质铃18.0个,亩优质铃55746个,380亩平均亩实产子棉310.1公斤(含水率仅9%)。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江苏目前的干旱天气小麦生长不利后期将有降水 下一篇:番茄灌溉技术要领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