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检植物:菠菜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菠菜猝倒病
中文名称:菠菜猝倒病
中文别名:菠菜“烂倒”病
病原中文名称:瓜果腐霉菌、结群腐霉
结群腐霉PythiummyriotylumDrechser.
病原分类地位:藻物界、卵菌门、卵菌纲、腐霉目、腐霉科、腐霉属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寄主:菠菜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
危害部位:幼苗嫩茎
传播因子:土壤、病苗
防治指标:(不详)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地位:早春播种菠菜上的主要病害。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幼苗的嫩茎。种子在苗床出土前发病引起烂种。子叶展开后染病的,苗基呈浅褐色水渍状,后出现基腐,子叶尚未凋萎,苗已猝倒,全株迅速枯死,病株附近成为发病中心,苗床出现大大小小的塌圈,病苗成片猝倒。
病原形态特征:
Pythiumaphanidermatum(Eds.)Fitzp.称瓜果腐霉,属藻物界、卵菌门、卵菌纲、腐霉目、腐霉科、腐霉属真菌。菌丝体生长繁茂,呈白色棉絮状;菌丝无色,无隔膜,直径2.3~7.1μm。菌丝与孢囊梗区别不明显。孢子囊丝状或分枝裂瓣状,或呈不规则膨大。大小63~725×4.9~14.8μm。泡囊球形,内含6~26个游动孢子。藏卵器球形,直径14.9~34.8μm,雄器袋状至宽棍状,同丝或异丝生,多为1个。大小5.6~15.4×7.4~10μm。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满器,直径14.0~22.0微米。该菌在年平均气温高的地方出现频率较高,此外PythiummymolumDrechser.称结群腐霉菌也可引起菠菜猝倒病。
浸染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厘米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上引致更严重的损失。病菌侵入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生长适宜地温15~16℃,温度高于30℃受到抑制;适宜发病地温10℃,低温对寄主生长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动,尤其是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利于发病。当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这时真叶未抽出,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抗病力弱,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地温低,光合作用弱,幼苗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致幼茎细胞伸长,细胞壁变薄病菌乘机侵入。因此,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叶发生。福州地区3~6月播种的都会发病,尤以3~4月育苗或棚室地热线温床育苗易发病,该病发生情况与苗床小气候关系密切,其中主要是湿度、苗床低洼、播种过密不通风、浇水过量床土湿度大、苗床过热易发病。反季节栽培或夏季苗床遇有低温高湿天气或时晴时雨发病重。
发病因素:
(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种子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含水量大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易发病;连阴雨后骤晴,气温迅速升高时易发病;连续三天大雨或暴雨易发病。
(5)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选用地势高燥、排灌方便、无病土的田块做苗床,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2)播种前,清除苗床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源。
(3)播种前撒施适量的腐熟的粪尿、农家肥、酵素菌沤制的堆肥等,晒2~3周。
(4)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5)播种后用药土覆盖,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6)出苗后,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及光照;棚室栽培的可揭膜、通风、排湿。
(7)发病时及时清除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二、化学防治:
(1)喷施用药:
出苗后发病可喷施:
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2%克露或克霜氰、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也可用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450倍液、或15%庄园乐水剂200倍液,每平方米3升。
(2)药土:
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或75%百菌清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份+干细土50份拌匀,播种后覆盖种子。
本站声明:本检测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承诺与责任。如需确认,请与当地植保站联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