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豆顶枯病

2017-02-21 08:15 作者:李先生  

大豆顶枯病又称矮化病、萎缩病。大豆顶枯病发生相当普遍,仅次于花叶病。东北、山东、山西、江苏均有发生。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大豆顶枯病的特点。

大豆顶枯病症状

大豆顶枯病症状变化较大且多在生长中期显症。北方很多品种表现为豆株从顶部开始沿茎向下变褐枯死,叶脉坏死或形成大的坏死斑块。染病早的植株不结实,发病蟾的结实率很低,在田间枯死的顶部易被叶片掩盖。此外,有的呈轻花叶或轻微皱缩或沿主脉抽缩。病种子也产生斑驳。该病无论植株还是种子症状较难与大豆花叶病区分。必要时需检测病原,测定病株细胞内有无风轮状内含体,大豆顶枯病细胞内无风轮状内含体。而大豆花叶病则有。

病原CucumbermosaicvirusCMV-Soybeanstuntstrain,简称CMV-S称黄瓜花叶病毒大豆萎缩株系,属黄瓜花叶病毒组。病毒粒体球状,直径28-30nm,含单股RNA,钝化温度50-60℃,稀释限点100-1000倍,体外保毒期1-4天。寄主范围较黄瓜花叶病毒窄,能系统侵染的作物有大豆、小豆、豌豆、扁豆、心叶烟、黄瓜、南瓜、西葫芦等,局部侵染苋色藜、豇豆、绿豆、蚕豆、菜豆等。

大豆顶枯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大豆顶枯病寄主虽较广,但生产上的初侵染源仍然是种传病苗,该病毒种传率可达80%-100%,传毒蚜虫主要有大豆蚜、豆蚜、桃蚜、马铃薯长管蚜等,汁液也可传毒。

大豆顶枯病防治方法

(1)采用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播种或低毒种子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措施。种皮斑驳率可控制在2%以下。(2)选用抗病品种。如日本的出羽娘等。(3)其它方法参见大豆花叶病。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芝麻短额负蝗 下一篇:大豆炭疽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