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是以收获其块根并提取其糖分为主的经济作物。
一、甜菜的生物学特性:
甜菜在植物分类上属于藜科甜菜属,有栽培种和野生种。栽培种又有4个变种:叶用甜菜、根用甜菜、饲用甜菜和糖用甜菜(简称甜菜)。
甜菜是二年生作物,第一年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形成繁茂叶丛及肥大的主根(块根),同时块根中积累大量的蔗糖。第二年主要进行生殖生长,经抽苔、开花、受精形成种子。
1、块根及根系
甜菜块根由根头、根颈、根体和尾根4部分构成。根头又称青头或青顶,是缩短的茎,其上丛生叶子。根颈是根头最下排叶痕处至根沟顶端这部分,根颈既不长叶,也不生根,它是由下胚轴发育而成。根颈以下至块根直径1厘米以上部分为根体。根径1厘米以下部分为根尾。根体两侧各有一条根沟,根沟内生出大量侧根。
甜菜块根的形状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常见的有圆锥形、楔形、纺锤形和锤形4种。一般圆锥形的多趋向高含糖,纺锤形的多趋向高产。
糖用甜菜的块根表皮颜色为白色或灰白色。而食用、饲用甜菜多呈红、橙、黄等颜色。
成熟块根的横切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由维管束组成的圆环,一般为8—12个。这种圆环数越多,维管束越密集,块根的含糖率也越高。甜菜块根不同部位的糖分是不一样的。根头含糖最低,根体最高,根颈居中。非糖物质尤其是妨碍蔗糖结晶的可溶性灰分和有害氮在根头中含量最高。因此种植甜菜应控制根头生长,切削甜菜时也应尽量去掉根头。从横切面上看,块根中心部含糖最高,中层次之,外层更低,块根的含糖率因品种、环境、耕作水平等因素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块根大小和含糖率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一般高产型品种含糖率偏低,而高糖型品种则产量偏低。甜菜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是单位面积的产糖量。即:单位面积块根产量×含糖率(%)=单位面积产糖量。
甜菜是直根系作物,其根系由主根、侧根构成。甜菜根系庞大,据测定,一株甜菜根系总长可达4000米,8月份主根可深达地下2—2.5米。这就决定了甜菜具有很强的吸水、抗旱耐盐碱的能力。
2、叶
甜菜出苗时,最先露出地面的两片叶子是子叶。子叶是甜菜植株最初的同化器官。叶是甜菜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它由叶片、叶柄组成。叶脉分布在叶片内并和块根中的维管束相连,把光合作用的产物运送到块根,又把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运送到叶片。一般来说多倍品种或丰产型品种的叶片较大,叶色浓绿,多皱褶;而二倍体品种或高糖型品种则叶片较小,叶色浅绿,叶片较平滑。
3、种株、花、种子
种株是指经过营养生长,第二年定植于田间的母根形成的甜菜植株。巴盟地区一般采用复播种子,产出小母根经越冬储藏春化阶段栽植于田间。
花:甜菜花是两性花,由5个萼片,5个雄蕊,1个雌蕊组成。甜菜是异花授粉作物,花粉传播距离远,制种时要进行隔离距离应大于2公里。
种子:由于甜菜是聚生花,因此受精后形成的果实是聚花果,一般称做种球。1个种球含3—5粒种子,这是多粒型种子;单生的花形成单果,只含1粒种子,这就是单粒型种子。
甜菜的种球黄褐色,直径2—4毫米,千粒重15—25克。种球最外层是木质化的萼片,其下面是由果盖、果壳组成的果皮。每个果壳中有1粒种子。种子外层是红褐色有光泽的种皮,种子里肾脏形直径1.5--3㎜,厚1.5㎜左右。多粒种种子的重量一般不超过去毫克,单粒种较大,可达9毫克左右。
二、栽培技术管理模式
巴盟河套灌区甜菜栽培技术管理模式,主要是甜标准化栽培技术管理模式。技术要点有:
1、选地、整地
甜菜是高水肥作物。一定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及通透性良好的中上等土地。实行四年以上轮作,严禁重迎茬。提倡联片种植,统种分管。甜菜地要进行秋深翻25--30㎝,结合秋翻施底肥,在每h㎡施有机肥1500--22500㎏的基础上,施用甜菜专用底肥750㎏。翻后立即秋浇。冬春及时顶磙耙,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无坷垃。无前作物根茬,墒情好。
2、选用良种
品种是甜菜丰产高糖的内在因素,根据我们的品比试验及示范结果:甜研309、包育302是目前适合河套地区种植的理想品种。所有品种全部进行磨光包衣处理。
3、适时播种
根据甜菜的生理特性,甜菜种子在5㎝地温稳定在5℃时即可正常发芽。河套灌区种植覆膜甜菜应在三月底至四月初为宜。抓紧时机抢墒播种,防止返潮影响农机进地作业。
播种方法:使用2bp—2a型地膜穴播机播种。用70㎝幅宽地膜,膜上穴播两行,以不露种子为宜,覆土自然回填平整,采光面在50㎝以上,以充分利用地膜效应,提高出苗率。播种量18.75㎏/h㎡—22.5㎏/h㎡。
4、合理密植
采用宽窄行穴播,小行距30㎝,大行距70㎝,株距27㎝,每h㎡理论株数7500株,经过多年的试验只有达到这样的密度才能充分发挥甜菜的群体优势。这个密度是河套灌区最适宜的密度。
5、施用甜菜专用肥
根据河套灌区土壤营养状况,养分供给能力及甜菜生长发育吸收营养的特点与需肥规律而加工制造的专用型肥料,肥料中氮、磷、钾养分总含量32%,并含有微量元素硼、锌、腐殖酸类等营养物质。使用量:甜菜专用种肥450㎏/h㎡。
6、加强田间管理
甜菜出苗后,及时做好苗穴松土工作,扩大穴孔周围地膜的裸露面积,以防穴内土壤过湿,诱发黑脚病,造成整穴死苗。苗期管理要做到三早;早疏苗:一对真叶疏苗,每穴留5—6株,早间苗:2—3对真叶时松土间苗,每穴留2—3株,早定苗:7—8片叶定苗,定苗时留下叶与行向垂直的壮苗。为保全苗结合查苗及时补种移苗。适时揭膜:地膜效应在封垄后逐渐减弱。甚至出现负效应。因此在甜菜封垄前结合最后一次中耕培土及时揭膜,可改善土壤透气状况,增强根系活力,减轻根腐病的发生。揭膜因地制宜,适宜时期在出苗后50—60天。
浇水:河套灌区在六月上旬甜菜12—15片叶时进行灌头水。节制中后期灌水,根据苗情、墒情合理浇灌二、三水,灌水要适量,以田间无积水为准,避开伏天灌水,以防根腐病发生蔓延。整个生育期灌3—4水,甜菜起收前15—20天严禁灌水。
在甜菜生长后期叶片是块根和糖分积累的主要器官,甜菜割撇叶片后,减少了光合器官,破坏了叶片的光合作用,消耗已积累的营养物质。从而造成大幅度减产、降糖。因此,在甜菜生长的后期严禁割撇功能叶片。
7、综合防治病虫害
河套灌区甜菜主要病害有褐斑病、根腐病,主要虫害有金针虫、象钾、地老虎、蛴螬、甘蓝夜蛾、藜夜蛾等。病虫害的发生蔓延随甜菜种植年限增长,轮作周期缩短而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提高。为此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
8、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通过试验示范甜研八号、甜研309、包育301在河套灌区是较抗褐斑病、根腐病的品种。要杜绝在伏天浇水,不及时揭膜等人为诱发病害发生的因素。要科学管理,增强甜菜抗病能力。及时去除田间杂草,防止病虫害蔓延。三苯醋酸锡1500g加磷酸二氢钾2250g及硼砂1125g兑水450㎏混合搅拌均匀进行叶面喷施;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混合磷酸二氢钾2250g,硼砂1125g兑水450g喷施。隔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喷施,可有效防治褐斑病和根腐病。两种药剂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
9、适时收获
收获期以十月中旬为宜,此时甜菜块根产量、含糖达最高值。起收时做到“四随”随起,随削、随堆、随运。不能及时交售的要用叶子遮盖,防止块根风吹、日晒、干耗、受冻变质造成损失。
甜菜收获后,对地内残膜要及时拣干净,净化逐田,减少白色污染。
三、推广面积:
甜菜标准化栽培技术从200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截止到2003年累计推广面积2万公顷,其中2001年推广0.66万公顷,2002年推广1万公顷,2003年推广0.33万公顷,2004年计划推广0.66万公顷。
四、分布区域:
由于甜菜的适应性广,在河套灌区都能种植。巴盟地区的甜菜种植主要分布在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市、磴口县、杭锦后旗及乌拉特中旗的山前部分地区。随着国家对制糖企业的调整。目前甜菜产业化生产主要集中在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临河市。
五、效益分析
甜菜种植经济效益可观。种一亩甜菜需种子1.25㎏,合款10元。地膜3㎏,折款24元,肥料110元,农药3元,机械畜力、水费、人工等150元,合计需支出300元。甜菜产量按3000㎏/667㎡,价格220元/吨计算,每亩纯收入可达360元,高于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另外,甜菜的付产品尾根、茎叶是很好的饲料,其转化效益十分可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