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2-17 11:50 作者:李先生
又到了蓟马、跳甲、蚜虫等小虫危害高峰期,由于这类害虫具有虫体较小,隐蔽性强,世代重叠,容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给瓜果蔬菜生产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
尤其是作为超级害虫的蓟马蚜虫,已成为各地攻克难题,危害超过100种植物,在许多瓜果、蔬菜(辣椒、茄子、豆类、瓜类,葫芦科、草莓、中草药)及花卉上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由于棚内高温低湿的环境,利于小型虫害的发生,危害十分严重。
传统化学农药防治这类刺吸式害虫的缺点
目前,对蓟马、蚜虫、白粉虱的防治还是以化学农药为主,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药剂洗礼,对氨基甲酸酯类、新烟碱类、菊酯类和酰胺类药剂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甚至无节制的地使用高毒农药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2010年的海南“毒豇豆事件”就是因为部分农户使用水胺硫磷等高毒农药防治引起的。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