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蛆为害韭菜严重,导致韭菜产量大量降低,严重影响了韭菜种植积极性。
危害症状:韭蛆为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主要危害葱、蒜、韭菜等百合科植物。鳞茎被蛀满孔洞,导致韭菜叶片黄化,甚至造成植株死亡,严重影响韭菜商品价值。
发生规律:韭蛆一年可发生四代(在保护地内不越冬),越冬虫态为幼虫或蛹,次年三月中下旬开始化蛹,一直延续到五月中旬。四月初到五月中旬羽化变为成虫。成虫喜欢阴暗、潮湿环境,会飞并且能爬动,对葱蒜类蔬菜散发的气味有明显趋性,常栖息在韭菜根附近。
防治措施:1、用生物源农药灌根。在韭蛆的发生初期,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60mL或1.1%苦参碱粉剂2~4kg加水50~60kg进行灌根,可有效杀灭幼虫。2、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灌根。用10%吡丙醚乳油600倍液兑水灌根,药后3d防治效果可达到90%以上。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在使用剂量为0.45kg/h㎡时,药后21d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其持效性和药效均较好。3、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灌根。在幼虫发生期,每亩用20%噻虫胺悬浮剂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灌根。4、用昆虫生长调节剂与烟碱类杀虫剂混配。每亩按4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40g与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40g混用,对第一代幼虫防治效果好,并持续作用于下一代,防效突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