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症状叶片受害后,在叶片表面产生一层白色或灰白色粉质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当粉斑蔓延到整个叶面时,叶面变褐、焦枯。新梢受害,表皮出现很多褐色网状花纹,有时枝蔓不易成熟。果梗、穗梗受害,质地变脆,极易折断。果实受害,停止生长,有时变畸形。在多雨时,病果易纵向开裂,果肉外露,极易腐烂。
白粉病感染后,叶脉和叶肉都会感染;白粉病一般在叶片正面看到病菌孢子;白粉病病菌孢子和霜霉病病菌孢子的形状以及感染症状不一样。白粉病病菌孢子几乎像牙黄色粉末一样,密密地铺在叶片和果实上;白粉病一般是相对干燥的天气发生严重,叶片发病初期是在叶片的正面开始发病,一般发病叶片不会出现坏死,只是叶片覆盖白色粉末而已,严重是才导致叶片发黄或者干枯,果实上的白粉病一般是覆盖薄薄的粉,后期导致果实干枯,白粉在果实上发病用手涂抹掉后,果实表面有黄褐色网纹(永不退),主要危害叶片正面,严重时后期也会变为灰白色,但是白粉病菌一旦在相对湿度90%就会逐渐死亡。
白粉病防治技术
(1)结合修剪,剪除病蔓、病叶、病芽、病果,清除或减少病菌来源。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心绑蔓,剪除副梢,使枝蔓分布均匀,保持通风透光,合理平衡施肥,防治枝蔓旺长。
(3)开花前、谢花后至套袋前,是防治白粉病的关键时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栽培方式及上年的病害发生情况,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采取适当的措施。可选用的防治药剂有:多菌灵、腈菌唑、苯醚甲环唑、乙嘧酚等。白粉病发生严重时,加大药量或混和使用,隔3-5天喷施一次,连续施药2-3次。同时注意用水量充足。
加强栽培管理,通过水分和温度的调节,创造良好的果园生态小气候(尤其设施栽培中),限制病害发生。同时,增施有机肥,磷肥、钾肥与微量元素有机活化营养肥料如嘉美赢利来,嘉美红利,适当减少氮素肥料的施用量,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