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的第一大害虫,受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耕作方式变革以及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玉米螟呈发生世代增加、大发生频率增加、危害日趋加重的态势,严重影响着玉米高产稳产。尤其是在吉林省长岭县玉米种植区,每年因玉米螟危害造成的玉米损失率在5%——10%左右,因此防治玉米螟不容忽视。吉林省长岭县玉米螟变化趋势:
一、发育提前。玉米螟在长岭县一年发生1-2代,由于栽培品种、土壤条件和气候原因等都发生了改变,发生期、化蛹羽化期提前5-7天,卵量加大,越冬成活率提高等。
二、穗期玉米螟危害加重。玉米螟在穗期危害较重,在玉米穗期害虫通常对玉米雌穗花丝造成危害,啃食植株顶部的幼粒,钻蛀穗柄、穗轴等,对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诱发玉米穗腐病。
三、玉米螟大发生的频率增加。由于各种条件的改变,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玉米螟的抗性增强,玉米螟大发生的频率增加。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