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再生稻田间管理技术

2025-02-09 10:11 作者:李先生  

1、合理管水。头季稻收割期间应有浅水层,收割后若遇连晴高温天气,要连续2-3天用清水早晚各泼苗一次,以防止上部失水过快,影响再生芽的萌发生长。整个发苗期保持浅水层。

2、合理使用发苗肥。再生芽萌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一是源于头季稻母茎储藏的碳水化合物,二是母茎根系吸收的矿质营养。因此,要合理施用发苗肥。一般于头季稻收后3-5天内,每亩撒施尿素3-5千克。

3、防治病虫害。头季稻收获后5天防治螟虫和纹枯病;再生苗高10厘米左右注意防治飞虱、稻纵卷螟。

4、增施粒肥,喷施“920”。在头季稻和再生稻始穗期各喷施一次“920”,能促进再生稻发苗早、发苗快,增加苗数、株高和结实粒数,且穗层较整齐,产量高。并于再生稻齐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5、适时收割。再生稻成熟期参差不齐,应掌握在九成熟后收获,以免影响产量。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金银花的生长环境条件及适宜种植地点 下一篇:花卉营养液使用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