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时间京津冀地区一般从当年的10月中旬到第2年的3月底,是水培蒜黄的适宜栽培季节。每种一茬约20~25天,整个栽培季节可栽培5~7茬。(2)选种蒜黄生长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大蒜鳞茎。因此,种蒜必须选用鳞茎大、分瓣少的优良白皮蒜品种。生产的经验证明,以选用山东泰安、聊城、兖州等地的大头白皮蒜种为好。也可以选用河南省的白皮马牙大蒜、北京的紫皮蒜和马牙蒜,但产量较低。同时注意选择生长壮实、肥大、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鳞茎作种。(3)排蒜前准备于10月初,按肉鸡棚舍改造水培蒜黄棚室方法,准备水培蒜黄盘、塑料布、砖块等材料,清理鸡舍,网架下建好水培池。播前要挑选蒜种,挑出发霉的烂蒜头,将挑好的蒜头装入编织袋内,然后将编织袋码放在消毒池内,放水浸没编织袋,浸泡10~12小时,促使吸水膨胀,准备排放。(4)排蒜蒜黄宜分批次种植,可对棚室分区域、分期水培种植蒜黄。分区的大小、时间间隔根据市场预期和劳动力的多少而定。将浸泡充分吸水后的蒜种运入棚室内,在水培盘上直接排放蒜种,从盘一侧作为起点,排放蒜种。蒜头部朝上,根部朝下,头头排紧,将整个盘面全部排满,随排随用小木板轻轻压一下,以便整齐一致,排完蒜的水培盘整齐的排在网架上,水培盘尽可能的保持水平,不平的水培盘底部用杂物(如木棒、砖头、作物秸秆)垫平,使水培盘保持水平。网架下方水培池排蒜方法和在水培盘一样,约排蒜15~18千克/平方米。(5)浇水管理水培蒜黄的管理主要是浇水管理,水温一般要求在12~15℃,管理的原则是前期水量要小,中后期水量要大,原因是前期蒜根生长缓慢,浇水过大易造成漂蒜成堆,导致缺氧呼吸而烂蒜;中后期蒜根密布成毡,生长量大,需水和热量较多,因此浇水次数要增多增大。一般前期每天浇水1~2次,中后期浇水每日可3~4次。另外,根据蒜黄上市行情,可通过增减浇水次数,人为控制蒜黄上市时间。(6)温度控制为确保蒜黄的正常生长,室温尽可能的控制在15~20℃,11月中旬以后,天气转凉,可以利用已有的烟道式火炉进行升温,使温度维持在15~20℃。(7)遮光管理蒜黄的种植管理宜在暗光下进行,既要保障蒜黄的生长,又要劳作者能够正常的进行浇水、管理火炉、收割等活动。在已有的照明线路下安装灯光调节器,进行管理活动时,将灯光调到合适的亮度。同时,在分区的种植边界张挂黑色塑料布,在对一个小区管理时,只开本小区的照明灯,仅对该小区弱光照明,而不会影响其它小区蒜黄的生长。(8)收割时间一般经20天左右,当蒜黄生长到40~50厘米两叶一心时,就可收割。收割最好在早晨进行。(9)收割质量收割蒜黄要求不带瓣,从蒜瓣顶部收割,刀口要平直,株高40~50厘米。(10)上市和贮存蒜黄收割后,立即进行打捆包装,运往市场销售。如果当天来不及销售,需在不受冻害的条件妥善贮存。蒜黄不宜长期贮存,要尽快销售和食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