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22:49 作者:李先生
机插秧解决了直播稻田间的杂稻、杂草问题,实现了秸秆还田利用,增加了育秧、机插秧等环节(成本增加)。现阶段由于成穗数不足,产量优势不明显,推广进度不快、面积不大。同时近年的机插秧水稻恶苗病呈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其原因是病菌对长期使用的浸种药剂产生了抗药性,特别是在催芽的过程中,温度、湿度较高,给恶苗病病菌的交叉感染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针对机械化插秧生产中的问题,在近年试验示范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高产栽培技术,供大家生产中借鉴.
1培育适龄壮秧。机插种植粳稻,应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分蘖性强、抗逆性高的品种。一般每亩用种量3-4kg,30cm行距播30-35盘秧,25cm行距播40-45盘秧,适宜秧龄期为14-18天,要根据移栽期倒推播种时间。切不要栽超龄秧、黄烂秧。
2栽足基本苗。机插秧要栽足6万以上基本苗才能产生足够成穗的分蘖数,实现理想的产量。从生产实践看,主要问题:一是育秧时秧盘苗体密度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播种量提高出苗密度,保证1cm2成苗3株以上,且尽量出苗均匀。二是部分品种的分蘖能力弱产生不了足够成穗的分蘖数,只有根据品种分蘖能力,调整行株距,如粳稻分蘖能力不及籼稻,推荐用25cm行距,保持12cm的株距,实栽2.2万穴,每穴有3苗则达6万以上基本苗。减少补苗实现全苗。
3肥料运筹。机插秧播种期在5月底,与传统育秧相比推迟15-20天左右的时间。为保证有足够的茎蘖成穗,促进低位分蘖成穗(有研究表明,机插秧分蘖成穗节位一般为4、5、6、7节),攻大穗,创高产。重点是早施分蘖肥,且以速效性肥料为好,最好基肥施NH4+复混肥料,以满足速效性的N的需求。栽后5-7天活棵后,施尿素,以后每隔5-7天施尿素1次,每次8-10kg,施3次左右。7月底-8月初施穗肥同直播稻。
4水浆管理。机插秧由于秧龄短,一般16-18天,秧苗较小,株高较矮,只有10-15cm,所以在尽量整平耕地的基础上,管好水。栽后一般浅水活棵,湿润分蘖,适时搁田,7月10日后看苗情搁田,苗多时适度重搁,以不伤根为宜,苗少时带肥轻搁或不搁。低温来临前灌水护根,持续到收获前1周断水。
5病虫草防治。苗期结合匀苗拔除杂稻、杂草,按照病虫防治情报进行药剂防治。要注意的一是药剂浸种防治种传病害——恶苗病,做好药剂轮换保证防治效果。二是拔节初期适时喷药防治水稻纹枯病,此时用药防治能喷到植株的上下部,防治效果好,抽穗时不要喷施含“唑”类药剂(唑类药剂植株吸收后会抵制植株体内生长素的合成,影响穗颈节的伸长),以防穗包颈诱发穗颈瘟的发生。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