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1 07:02 作者:李先生
大棚越冬管理是承上启下、打牢生产基础、提高产出的重要生产管理环节。这一时期的管理切不可盲目去做,一定要对症下药,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教大家冬季大棚如何管理,下面耕种帮网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大棚冬季管理四大要素。
大棚冬季管理四要素
1、温度管理,立足于增强植株自身耐寒能力与配套增温保温设施。
越冬大棚作物的生长,在水、肥、气、热四要素中,温度是作物生长活跃的因子。防冻保苗、保温促长是大棚越冬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提高越冬大棚温度以成为时下农资人和大棚种植户讨论的热点,可谓是出了不少点子。我个人认为,从实际出发、从产投比以及角度考虑,越冬大棚的防冻保苗、保温促长温度管理措施,还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根据不同蔬菜作物对温度需求、生长特性,配套相适应的大棚设施。对于番茄、茄子、青椒等茄果类、瓜类生长温度需求较高的作物,推行双棚四膜覆盖栽培;对莴苣、甘蓝、叶菜类蔬菜,使用单棚双膜即可。同时,为增强薄膜透光保温性能,外层顶膜用新薄膜,有利于蔬菜作物提早上市、提高商品价值。
二是推行“迟通风、早盖棚”保温增温的越冬大棚通风排湿方式。越冬阶段,大棚光照弱、温度低。这个时期温度是影响发棵生长活跃的因素。温湿度管理要以增加和延长有效生长温度为重点。一月份前采取闭棚与间隙通风调节的方法,闭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天,防止大棚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影响正常生长。一般闭棚期间温度不要超过30℃。
间隙通风应掌握在晴好天气,在越冬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原则上在下风开棚透气,晴好无风时上风也可小通风,以加快排湿和增加棚内气体交换。通风时间,冬季一般上午9:00揭去小棚膜,10:30~11:00外棚通风,14:00前盖小棚,同时关闭大棚,以增温保温,限度延长大棚有效生长温度,促进其发棵搭架。如果久阴暴晴,通风时间不宜过迟,并注意只能一边通风,防止叶片蒸腾失水萎蔫。
三是控制漏风跑热。一些细节不能大意。如薄膜结合处要紧密、内外裙膜和底膜与地面接触要紧、封土要实。哪怕是细小洞口也要修补。
四是注重提高植株耐寒能力。不同作物耐寒能力不一,同一作物耐寒能力也不相一致。主要是与植株细胞内浓度有关。偏施氮肥、生长偏旺、久阴植株柔软,体内细胞浓度下降、耐寒力降低。因此,对越冬栽培的蔬菜更应该注重合理施肥、合理通风降湿、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对生长仍然较旺的可以喷施25%丙环唑2000倍液,可明显提高控旺防冻效果。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通过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