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别要点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呈黄色至深褐色而枯死为 本病的主要症状。发病初期,叶缘发生淡黄色病斑,并逐渐向叶片 中央扩展,病斑也由黄色变成黄褐色。最后从叶肉扩及叶脉,病斑 变为深褐色,全叶枯死,形似火烧,俗称 “发火”。由于叶片受害, 光合作用停止,地下茎和莲子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因而会严重影响 产量和品质。 (2)发病规律 该病由子囊菌侵染引起,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 体上越冬,从而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一般在5月底~6月初开始 16发病,7~8月达发病高峰,9月份以后发病下降。高温、高湿和多 雨季节易流行。连作田、藕田肥力不足、种植过密、植株生长势 弱、管理粗放时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实行2~3年水旱轮作。冬季清理莲田,将病残 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适当控制种植密度,不可过密。施足基 肥,及时追肥,多施有机肥,增施
磷肥和
钾肥,必要时还可施些微 肥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② 化学防治 发病季节用碱式硫酸铜400~500倍液在发病前 施药预防。发病初期,可选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 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霉灵3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 200~300倍液等喷雾防治。5~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