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大棚秋延后栽培 (彩图55), 是指通过保护设施使辣椒生 产延迟到深秋冷凉季节, 此种栽培方式前期高温高湿, 中后期温度 较低, 辣椒生长较慢, 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品种选择 选择果肉较厚, 果型较大, 单果重、 商品性 好、 高抗病毒病, 且前期耐高温、 后期耐低寒的早中熟品种。 (2) 培育壮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7月中旬播种, 选用肥 沃、 富含有机质, 未种过茄科蔬菜的沙壤土作苗床, 苗床消毒一般 采用60~80倍的甲醛溶液, 每平方米1~2千克泼浇在床土上, 用 薄膜覆盖一周左右再揭膜松土, 隔几天等气味散净后可播种, 也可 每平方米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克进行土壤消毒。 种子 要采用3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10%磷酸三钠、 0.1% 高锰酸钾等药剂浸种消毒, 捞出洗净后即可播种, 不必催芽, 播后 盖稻草保湿, 2叶1心期采用营养钵分苗一次, 也可直接播在营养 钵上。 苗期要用遮阳网覆盖降温防雨, 即在盖膜的大棚架上加盖遮阳 网, 也可在没有盖膜的大棚架上盖遮阳网, 然后在棚内架小拱棚, 雨天加盖塑料薄膜防雨。 及时浇水, 一般播种后1~2天就要喷一 次水, 播种后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 3~4天即可出苗, 出苗 后, 保持气温白天20~23℃, 夜间15~17℃。 视幼苗情况适当喷 施0.3%的
磷酸二氢钾、 0.5%硫酸镁、 0.01%~0.02%的喷施宝 71等。 从苗期开始就要注意防治蚜虫、
茶黄螨、 病毒病等。 定植前 5~7天, 施一次送嫁肥, 喷一次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防蚜虫。 (3) 适时定植 定植地块应早耕、 深翻, 每亩穴施或沟施腐熟 有机肥2500~4500 千克,
复合肥50 千克 (或过磷酸钙25 千克,
钾肥15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 一般在8月15~25日之间定植, 以8月20日左右定植完较 好。 选阴天或晴天傍晚天气较凉时移栽, 在膜上打孔定植, 边移栽 边浇定 根 水, 并 在 大 棚 膜 上 加 盖 遮 阳 网, 一 般 每 亩 栽 3500~ 4000株。 (4) 及时盖揭棚膜 棚膜一般在辣椒移栽前就盖好, 但10月 上旬前棚四周的膜基本上敞开, 辣椒开花期适温白天为23~28℃, 夜间15~18℃, 白天温度高于30℃时, 要用双层遮阳网和大棚外 加盖草帘, 结合灌水增湿保湿降温。 10月上旬气温开始下降, 应撤除遮阳网等覆盖物, 到10月下 旬, 当白天棚内温度降到25℃ 以下时, 棚膜开始关闭。 但要注意 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当棚温高于25℃ 以上时, 要揭膜通风。 阴雨 天棚内湿度大时, 可在气温较高的中午通风1~2小时, 12月以后 当棚温降到10℃以下时, 要在棚内加盖小拱棚, 拱棚上再覆草帘、 增盖旧膜等保温, 原则上不通风。 (5) 肥水管理 定植后7~10天追施1~2次稀粪水或1%的
复合肥, 切忌过量施用
氮肥。 第一批果坐稳后, 结合浇水, 每亩追 施
尿素10千克、 磷酸二铵8千克。 定植后棚内土壤保持湿润, 11 月上旬应偏湿一些, 浇水要适时适度, 切忌在土壤较热时浇水和大 水勤灌, 每隔2~3天灌一次小水。 结果盛期叶面喷施0.3%磷酸 二氢钾1~2次。 追肥灌水时, 可结合中耕除草、 整枝打杈。 11月 中旬以后, 以保持土壤和空气湿度偏低为宜, 不需或少浇水, 停止 追肥。 寒冷天气大棚要短时间勤通风降湿。 (6) 整枝疏叶 在植株坐果正常后, 摘除门椒以下的腋芽, 对 生长势弱的植株, 还应将已坐住的门椒甚至对椒摘除。 辣椒的侧枝 72要及时抹除, 当每株结果量达到12~15个果实时, 应将植株的生 长点摘掉。 在畦的四周拉绳, 可避免辣椒倒伏到沟内。 在条件不适 宜的情况下, 可用对氯苯氧乙酸钠40~50毫克/千克液进行喷洒防 止落花落果。